第三节 运行与检修
第三节 运行与检修
一、送电工区
1950—1959年,鸡西电业局主要送电线路的运行和检修归送变电科管理,由20人组成的送电小组承担。各营业所也设送电小组。这种管理体制的弊病,在一旦出现紧急事故时,人员很难及时集中起来。
1960年6月,鸡西电业局对送变电科进行调整,成立送电工区,下设检修班、保线站、带电班和巡线站。各供电所的送电小组改称保线站,归送电工区集中领导。检修班和运行班20人,负责鸡西供电区域内的16条线路检修、运行、维护和试验等。
1985年,运行班增至5个,人员保持在45人以上,检修班1个22人,带电班1个8人。送电工区管理的35千伏以上高压输电线路40条,总长860公里,设备完好率达92.6%。其中,35千伏送电线路的完好率为96.9%,66千伏送电线路的完好率为100%。
二、变电工区
1950年,变电的运行和检修归送变电科变电股管理。各变电所的运行人员少,技术力量弱,设备又简陋,各种设备事故和责任事故不断发生,至1954年累计发生变电事故31次,每年平均发生6次。
1960年6月,鸡西电业局抽调部分技术工人,组建变电工区,负责管内27座变电所全部设备的运行和检修。这种体制一直延续到1978年。1979年,又将原来的运行班和检修班合并,组成2个检修班,每班配备28人,一直延续到1984年。1985年,又成立运行班。检修班和运行班担负着26座变电所总容量为11万千伏安变压器的检修、运行和维护工作。
三、供电局
1946年,鸡西供电区管内的各营业所(后改称供电局)设配电运行班和检修班,人员10—15人,负责供电区内配电设备的运行、检修和维护。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业务范围不断扩大,人员也不断增多。1985年末,鸡西供电区有鸡西、林口、穆棱、密山、鸡东5个供电局。各供电局都设配电运行班和检修班,人员均配备齐全,各种规章 制度也普遍建立健全起来。鸡西供电局负责管理6个区和2个乡的配电线路555公里。其中,国网高压线路149公里,低压线路270公里,农网136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