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成鱼养殖
第三节 成鱼养殖
1958年10月,鸡西市大同水库建成,总库容220万立方米。市农林水利局购入1.5万尾鱼苗放入水库,品种有白链鱼、鳙鱼、鲤鱼,每到夏季投喂饲料,冬季越冬,2年后捕捞,白链鱼最大个体重1.5公斤(1965年,大同水库平均每年产鱼5吨)。各农村开始利用泡沼、水库、塘坝养鱼。1963年,柳毛公社莲花大队将8公顷水面的莲花泡,清除多年淤泥后,于1964年春季放入鱼苗5万尾,每日投喂饲料,长势极好,每尾均在0.5公斤以上。当年秋季捕捞鱼3000公斤。市食品公司以每公斤0.4元收购2000公斤,其余部分给社员食用。1965年,柳毛公社东方红塘坝、背河泡、莲花二队泡4处共10.2公顷水面相继养鱼。到1967年,柳毛公社平均每年生产鲜鱼2.5万公斤。1968年夏,市革委召开养鱼生产会议,参观柳毛公社莲花大队养鱼现场,向全市推广该大队养鱼经验。同年,恒山区胜利水库、红旗大水泡,梨树区凤山塘坝、猴石塘坝,鸡冠区朝阳水库等70座水库(泡)开始养鱼。春季放入鱼种,有的投喂饲料,多数不投喂饲料,属于粗放型养殖。市革委投资在麻山区新建大队修建0.2公顷人工池塘,是全市第一个人工养鱼池塘,当年投放2000尾鱼苗,秋季产鱼270公斤。到1977年,全市养鱼点有45个,年产成鱼35吨。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市革委要求各区、社、厂、矿企业因地制宜改造老泡沼、小型自然水面,修建人工池塘,发展渔业。冬季,市生产指挥部组织千人大会战,在城子河区长青公社城子河大队修人工池塘6.2公顷;梨树区组织几百人在凤山大队草甸子和火车站前沼泽地修建人工池塘,经过1个冬春会战,建成人工精养池塘8公顷。1979年,2处人工池塘投产。池塘养鱼业在鸡西市获得成功,城子河大队渔场、梨树区社企科渔场、凤山大队新建渔场共产鲜鱼9000公斤。梨树镇站前渔场每公顷产鱼达2227.5公斤。
1980年,省财政局、水产局投资4.4万元,经过2年的努力,建成高标准人工精养池塘29.3公顷。分布在全市8个商品渔场,总面积74.53公顷。其中,柳毛公社柳毛大队渔场2.93公顷,中心大队渔场11.5公顷,中心大队三队渔场7.4公顷,柳河大队渔场7.3公顷,新胜大队渔场7.7公顷,莲花大队渔场16公顷;长青公社城子河大队渔场14.8公顷;滴道河公社团山子大队渔场6.9公顷。平均每年生产商品鱼56吨,比1977年增长60%。每年仲秋节、国庆节,全市市场鲤鱼、鲢鱼、鳙鱼、银鲫鱼、团头鲂鱼等大量鲜活鱼上市。
矿务局团山子水库,养鱼总水面面积380公顷,是全市最大的养殖水体,这个水库以养殖鲢鱼、鳙鱼为主,兼养鲤鱼、鲫鱼。1981年为矿务局提供商品鱼2万公斤,所产鲜鱼大部分供井下采掘工人食用,部分供旅游、疗养院等招待用。1982年,麻山区麻山公社集体兴建龙山水库,投放2000公斤鱼种,2年后起捕,长势较好,平均每年生产商品鱼3000公斤,最大的鳙鱼个体尾重2公斤以上。矿务局恒山、平岗、穆棱煤矿和运销处等建成人工池塘6.9公顷,年生产商品鱼超过1万公斤,对改善井下工人的生活起到一定作用。
1982年,省财政局和省水产局再次向鸡西市投资5万元,建成长青公社丰安一队渔场(3公顷)、丰安二队渔场(1.3公顷)、长青公社渔场(7.1公顷)计11.4公顷人工精养池塘。这是鸡西市近郊区由国家投资修建的第二批渔场,每年为市区提供商品鱼3万公斤,增加了市区商品鱼供应量。全市农村渔场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各渔场按池塘面积划分,承包给渔场农工,以联产计酬的方式兑现报酬,每年定死承包基数,利润按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兼顾的原则分成,超产部分全部归己。这一改革收到成效,城子河区长青公社城子河大队渔场将12.5公顷养鱼池承包给10户农民,净获利润3.6万元,扣除上缴国家和集体部分外,平均每户农民分得1100元,比没有承包前的1980年增加60%的收入。农民生产的地产鱼可以全部上市自由出售,交售商品鱼仍继续回供平价饲料。为了尽快把可养殖水面利用起来,市政府规定,凡是分散在各村管辖范围内的荒水水面、闲置的小坑塘,谁有能力谁开发谁经营,这项规定公布后,全市有45处、60公顷的自然小泡子和低洼地,由农民开挖修成养鱼池,家庭养鱼开始发展,有的村达到了“有水就养鱼”的程度。城子河区长青公社新华大队有36户农民利用小泡子、废弃地、挖沙坑、废沟渠等修建养鱼池,到1983年底,修建成42处、总水面面积8.4公顷的池塘,成为全市拥有养鱼户最多的大队,渔业成为这个大队重要的收入项目。
1985年,全市有国营渔场5处,乡镇渔场、养鱼点132处,养鱼专业户40户,养殖水面564.3公顷,占总水面的32.2%,其中精养人工池塘133.5公顷。养鱼技术得到普及和提高,涌现一批高产典型,全市每公顷产鱼超过2250公斤的池塘面积达到26公顷。城子河区长青乡城子河村14.9公顷养鱼池,平均每公顷产鱼2355公斤,养鱼专业户王学玉承包的2.93公顷池塘,平均每公顷产鱼2635公斤,每公顷净盈利3060元,成为市级养鱼“大王”。成鱼产量,全市由1978年的年产22吨,增加到447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