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教学与研究

第三节 教学与研究


  1957年,市委党校在教学工作中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教师讲课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使学员易于理解。教学大纲经学校党委讨论后,由教研室落实到具体人,然后由讲课教师写讲稿,讲稿中树立什么观点,反对什么观点,举什么典型事例都要写得清清楚楚,经过讨论批准后才能给学员讲。学员学习马列主义原著,先由教师讲,然后讨论、消化、理解,每个学员结合自己改造世界观的实际写体会。同时,对不同类型的干部开设的课程、培训时间、培训方法也各有侧重。科级干部采取办轮训班的办法,以短期培训为主,时间大约两三个月,最长不超过1年,学习内容主要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础理论知识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课程设置有哲学、政治经济学、党史、党建。学习方法采取听教师辅导与自学相结合。局处级干部主要是办读书班,时间1个月,以自学为主,学习内容根据党的中心任务确定。厂矿、企事业的厂长(经理),主要是办理论班,以学习理论知识为主,学习时间3个月,有的半年,最长不超过1年。有时还根据市委要求,承担其它培训任务。
  1979年,市委党校在教学工作中坚持从实际出发的指导思想,对干部培训提倡理论联系实际,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提高觉悟、增强党性、改进作风。教学方式主要靠干部自已阅读,小组讨论、教师专题讲解。学员结业时,不进行书面考试,而给学员必要的时间系统整理学习心得,谈学习收获,并召开大会,交流学习成果,使全体学员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际应用上都有较大的提高。
  1983年2月,中共中央召开第二次全国党校工作会议,提出各级党校都要从短期轮训为主转向正规化培训干部为主。市委党校已具备正规化培训干部的一定条件,但离会议提出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1984年1月,市委从各单位调进大学毕业的干部10名,使专职教师达到25人。在教师队伍扩大的同时,选派5名教师到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进修。其中,有3人进修时间达1年。3名“文化大革命”期间毕业的教师送到黑龙江大学补课1年,达到大学本科程度。此外,还选送教师参加各学科短期学习班、讲习班和各类函授班深造,提高专业理论知识,使教师队伍基本适应正规化教育的需要。
  1985年1月,全国党校工作座谈会召开后,市委党校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课程设置上,坚持马列主义基本理论作为主课,增加方针、政策课和统计、财务等专业知识课。教师根据学员的实际需要,修改补充教材,增添新知识、新内容。在教学方法上,许多课程作了大胆尝试,开展讨论式教学51次、社会调查8次、邀请校外专家、领导讲课12次。还采取智力竞赛、演讲、写论文等形式,使学员学得生动活泼。在考试方法上,把开卷、闭卷、笔试、口试结合起来,既锻炼了学员的记忆力和理解能力,又锻炼了学员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