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干部培训与人才开发
第三节 干部培训与人才开发
1960年,成立鸡西市行政干校(全省第一所),从政治、业务、理论上培养在职的行政干部。1962年,培训各级各类干部630人。其中,局级干部79人,科级干部115人,一般干部436人。1964年办6期培训班,培训干部550人。1967年,受“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行政干校停办。1976年,根据鸡人字〔76〕6号文件恢复市行政干校,隶属市革委直接领导,人事局负责学员的招收和分配。每年培训50一60名学员,学员来自下乡参加劳动2年以上的知识青年和工农业战线涌现出来的优秀分子和企事业中的“以工代干”人员。1981年,市人事局对全市68个单位的8053名正科级以下人员的文化程度进行调查。其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610人,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的2417人,初中文化程度的4099人,小学文化程度的927人。依据调查,确定重点培训对象。1982年,市行政干校开办财会培训班,招收学员103人。1983年,经与有关部门协商,请示市委同意报省批准,将市行政干部学校纳入鸡西市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序列,加强干校的领导班子,制定综合口干部培训10年规划。同年,市委组织部选送综合口22名科、处级后备干部进党校、师范学校学习。
1985年1月8日,召开全市首届人才推荐会,将自愿到鸡西市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应届大中专毕业生情况向到会的100多个用人单位作了介绍。各用人单位1次就选中126人。2月14日,召开由140多人参加的全市在外地大学生及科技人员春节座谈会。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的领导参加会议。市长丛福奎在会上介绍了鸡西市目前形势和发展远景,鼓励大家为振兴鸡西市做贡献。用人单位和技术人员、大学生代表在会上积极发言,共商振兴家乡大计。根据当年部分高校毕业生实行供需见面的好形势,派专人到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天津、北京等10个城市的24所大专院校,接触了16个专业的242名八五届应届毕业生,同132名学生进行座谈。通过积极工作,有92名学生表示毕业后自愿回鸡西市工作。当年,全市共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43人。其中,有大专文化程度的29人,助理工程师以上职称的1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