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主要活动
第二节 主要活动
“文化大革命”前,鸡西市红十字会主要是承办省红十字会和市委、市政府临时交办的工作。1985年恢复组织后,逐渐开展群众性的卫生救护和社会福利活动。
1985年4—5月,市红十字会根据省红十字会、省卫生厅“关于为非洲灾民开展社会募捐”的通知要求,组织医疗、文化、体育等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义诊、义演、义赛活动,各基层红十字会组织还在群众中开展募捐活动,共募集援非捐款16万元,上缴省红十字会寄往非洲。
1986年初,经市政府批准组建市红十字医院。当年,市红十字会组织红十字医院等医疗单位,对全市的日本孤儿及其养父母情况进行调查,并为他们进行免费体检,建立健康档案。春节、“三八”节期间,市红十字会开展慰问孤寡老人并免费为妇女、儿童进行医疗服务、健康咨询等活动。年内,举办2期群众卫生救护知识培训班和3期红十字青少年卫生救护知识培训班,为基层培训红十字会骨干400人。
1987年,举办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心肺复苏学习班,组建市红十字会救护队伍。
同年,大兴安岭发生特大森林火灾后,市红十字会受省红十字会的委派,组建以市红十字医院院长刘新民为队长的黑龙江省红十字医疗队,一行10人于7月23日出发奔赴大兴安岭灾区,26日到达图强林业局后,队员们不顾日夜兼程的疲劳,分成2个医疗组,深入到各林场援建施工工地、工人宿舍、职工食堂和灾民家庭,为3万援建大军和灾民医疗救护。医疗队在灾区工作近2个月,为大兴安岭灾区重建家园工作做出了贡献,被国务院大兴安岭重建家园指挥部授予“先进医疗队”光荣称号。中共大兴安岭地委、大兴安岭行政公署和大兴安岭林业局向医疗队赠送了锦旗。
同年11月30日,成立鸡西市红十字会台湾事务处。当年接待查找台湾亲人124人(次),收到查转信件40封,给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和省红十字会发出寻人信件92封,查到大陆在台湾的亲人1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