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武器装备
第四节 武器装备
一、品种质量
50年代,鸡西县民兵武器装备多是旧杂式轻武器,有三八式、五○式步枪。到50年代末,全市民兵拥有武器2000件。
60年代初,开始用国产武器装备基干民兵。1969年,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后,为适应边防反侵略战争的需要,市自建1条半自动步枪生产线,生产的半自动步枪大部分装备基干民兵,旧杂式武器逐步被淘汰,1980年全部淘汰。在装备的武器中除五六式半自动步枪外,还配有冲锋枪、轻机枪和迫击炮、高射炮、反坦克武器等。
二、武器管理
50—60年代,民兵训练任务较少,武器统由乡(镇)或县(区)保管,民兵训练时临时出库,用后收回。
1969年,为应付中苏边境突发事件,将武器发至民兵连队,由乡村民兵连、营保管,县、区武器库保管机动武器,全市有连队保管点584个。
1980年,总参谋部再次压缩年度民兵训练任务,参加训练的民兵只占单位基干民兵总数的1/7左右。基于民兵训练使用的武器在基层保管条件差,极易发生丢失事故,逐步将武器上收到县(区)武器库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