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煤炭卫生学校

第二节 煤炭卫生学校


  1964年2月,省煤炭管理局决定,将迁往阜新的矿院原校舍、设备移交给从鹤岗迁到鸡西市的卫生学校,定校名为鸡西煤矿卫生学校。1965年1月,省煤管局决定将省煤矿干部学校与鸡西煤矿卫生学校合并,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设办公室、教务科、总务科。开设医士、药剂、检验、公共卫生、护士专业。教职工300人,在校生589人。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停课“闹革命”。1971年恢复招生,开设内科、外科2个大专班和院、所长管理班、赤脚医生班。
  1979年,学校归煤炭工业部直接管辖。1983年,下放由东北内蒙古煤炭联合总公司管理,改名为鸡西煤炭卫生学校。
  1985年,学校占地面积26.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7996平方米。设生理、药理、解剖、检验等实验室21个,拥有显微镜、x光机、超声机、心电机等仪器300台(套)。电化教室设有录像、投影、接收等设备。图书馆设有藏书室、资料室、阅览室,藏书6万册。全校教职工增至539人,386名专任教师中副教授2人、讲师44人,专任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为1:9。建校12年共培养出毕业生5296人。其中,中专毕业生4800人,大专毕业生496人。大部分毕业生分配到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及内蒙等矿区,一部分分配到辽宁、吉林省矿区,少数毕业生分配到关内。学校设有附属医院,医护人员230人,门诊部设30个科,是一所门类齐全的综合性教学医院。卫校教师既担负教学工作又在门诊部、住院部负责临床治疗,每年治疗患者3万人。其中,住院患者2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