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学生多发病防治

第三节 学生多发病防治


  1956年,全市各中、小学与卫生防疫部门建立学生体检制度和学生档案。认定近视、沙眼、鼻炎、蛔虫、肺结核、肝炎、龋齿、脊柱弯曲、神经衰弱等9种常见病,是中、小学生的多发病。市卫生部门重点抓了沙眼、蛔虫、龋齿、近视眼的防治。1982年,市政府贯彻国家10个部委联合下发的《保证学生视力工作的实施办法》,组织卫生、教育等有关部门,调查了312个教室,有56个无照明设备,占调查总数的17.9%;调查419个教室,缺少课桌651张,椅子1040把。桌椅的高度不适合学生身材实际情况,是造成学生视力不良、脊柱弯曲的重要原因。调查后,市卫生、教育部门按国家10个部委的要求,责成学校采取人工照明,减少课外作业,适当增加体育活动,坚持眼保健操,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近视知识宣传等措施。使中、小学生注意保护视力,近视患病率明显下降。1984年,鸡冠区建新小学学生近视患病率为3.1%,比1982年下降1%;发病率也控制在1%以内。被评为省卫生厅、教育厅预防近视的先进单位。
  1985年,全市检查了6所中学9778名学生,查出沙眼病人3445人,治疗2983人,治愈1215人,治愈率为40.6%;在9所小学中,检查3500人,查出沙眼905人,治疗878人,治愈325人,治愈率37%;在38所中学中,对1768名学生进行龋齿发病调查,查出病人421人。在全市9所小学的11097名学生中,投药2751人,有633人排了蛔虫,排虫率为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