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七节 爱国卫生运动

第七节 爱国卫生运动


  1951年,鸡西县防疫委员会成立,发动群众开展反细菌战的斗争。1952年,成立鸡西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发动全县人民开展轰轰烈烈的爱国卫生运动,粉碎了美帝国主义发动的细菌战。1953年,县委、县政府广泛发动干部和群众开展除“四害”讲卫生的群众运动。1958年上半年,全市捕鼠59万只,挖蛹18万公斤,清除垃圾5.87万吨,疏通沟渠3万多延米,填平污水沟253条,修整厕所750座。
  1960年3月18日,中共中央提出“以卫生为荣,以不卫生为耻辱”的口号,全市把爱国卫生运动与移风易俗、改造世界、保护劳动力、提高劳动效率紧密地结合起来,把爱国卫生运动引向深入。“文化大革命”期间,爱国卫生运动受到破坏。1978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重建中央爱委会,省、市爱委会也相继重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爱国卫生运动有了新的发展,涌现出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鸡西市连续3年在全省城市卫生评比中获得小组第一名。
  1981年2月,中央爱委会与团中央等9个单位发出开展“五讲四美”活动的倡议书。1982年3月,在第一个全国“文明礼貌月”活动中,鸡西市先后在3月、4月、10月发动了20次大型治“脏”突击活动,出动995600人(次),各种车辆29260辆,清除垃圾污物127976吨,清理、疏通排水沟渠423900延米,整修小街小巷道路495延米,修建垃圾站(箱)528个,新建、维修厕所282座。
  1985年,爱国卫生运动逐步向治本方向发展,重点抓文明单位建设,实行“四自一联”、“门前三包”,开展经常性评比活动。团结村、永红村、丰安村、红胜村、河东村、丰乐村被评为省级文明村。与此同时,还加强城市卫生基础建设和配套工程,城市绿化面积成倍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