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歇后语

第二节 歇后语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疤痢眼照镜子——自照(找)难看(照与找谐音)。
  △半夜里吃黄瓜——不知头尾。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包公断案——铁面无私。
  △抱元宝跳井——舍命不舍财。
  △抱着木炭亲嘴——一碰一鼻子灰。
  △被窝里踢足球——不拔高。
  △乌拉草喂牛——暖和暖和嘴(“乌拉草”是用来冬天放在鞋里取暖的;而牛则不愿吃这种草,只好取暖了)。
  △鼻眼里插大葱——装象。
  △玻璃上抹油——又光又滑。
  △碟子里扎猛子——不知深浅。
  △苍蝇尥蹶子——小踢头。
  △茶壶里煮饺子——肚里有倒(道)不出来。
  △擦胭粉进棺材——死要面子。
  △穿冬衣戴夏帽——糊度春秋。
  △冲窗户吹喇叭——鸣(名)声在外。
  △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打断的胳膊——往外拐(指人吃里扒外)。
  △霜打的茄子——蔫了
  △打破砂锅——纹(wèn问)到底。
  △大鼻子他爹——老鼻子啦(指东西多)。
  △大姑娘坐轿——头一遭。
  △大拇指卷尖饼——自已吃自已。
  △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
  △砂锅捣蒜——一锤子买卖。
  △灯蛾扑火——自取灭亡。
  △电扇的脑袋——专吹凉风(指人散布冷言冷语)。
  △电线杆子插鸡毛——好大的掸(胆)子(掸与胆是谐音)。
  △吊死鬼擦胭粉——死不要脸。
  △爹死娘出门——各人顾各人。
  △小豆干饭——焖(闷)起来了。
  △对镜子作揖——自已恭维自已。
  △铁匠打石匠——石(实)打石(实)着。
  △二齿钩子挠痒痒——是一把硬手。
  △一脚踢出个屁来——赶到当当上了。
  △电线杆子挂暖壶——高水瓶(平)。
  △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
  △耗子进风箱——两头受气。
  △隔年的皇历——看不得。
  △狗戴帽子——装人。
  △狗皮贴在墙上——不象画(话)。
  △狗长犄角——羊(洋)象。
  △狗咬吕洞滨——不识真假人。
  △狗掀帘子——光凭嘴。
  △黑瞎子耍门扇——人熊家什笨。
  △黑瞎子打立正——一手遮天。
  △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作梦娶媳妇——想好事。
  △光屁股打老虎——不要脸不要命。
  △过河拆桥——不留后路。
  △过了春的大白菜——不吃香了。
  △过年的猪——早晚得杀。
  △癞哈蟆打哈欠一一好大的口气(比喻人不谦虚)。
  △癞哈蟆逮苍蝇——将供嘴。
  △喝凉酒花脏钱——早晚是个病(用来说明不遵纪守法的人早晚要犯错误)。
  △和尚打伞——无发(法)无天。
  △黑瞎子掰苞米——掰一穗丢一穗。
  △黑瞎子叫门——熊到家了(比喻人过于老实,受人欺侮)。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猴子吃辣椒——抓耳挠腮(指没主意,不知怎么办好,着急的表情)。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黄连树上弹琴——苦中取乐。
  △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
  △哑巴吃饺子——心里有数。
  △黄连水洗头——苦脑。
  △黄鼠狼子下豆鼠子——一辈不如一辈。
  △噘嘴骡子卖个驴价钱——吃亏就吃在嘴上了(比喻言多有失)。
  △货郎背包——没挑。
  △小鸡不撤尿——总有个道。
  △鸡蛋掉油锅——滑蛋。
  △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
  △见丈母娘叫大嫂——没话逗话。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饺子破皮——露馅了。
  △脚底抹油——溜了。
  △脚上的泡——自已走的。
  △警察打他爹——公事公办。
  △九毛加一毛——十(时)毛(髦)。
  △嗑瓜子儿嗑出个臭虫——什么仁(人)都有。
  △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
  △孔夫子耍大刀——能文能武。
  △小葱拌豆腐——一青(清)二白。
  △吹喇叭扬脖——尽起高调。
  △秋后的蚂蚱——没几天蹦跶头了。
  △癞哈蟆上脚面子——不咬人膈厌人。
  △癞哈蟆想吃天鹅肉——痴心妄想。
  △王母娘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肥猪上宰场——挨刀的货。
  △老公公背儿媳妇过河——费力不讨好。
  △乌鸦落在猪身上——看见别人黑看不见自已黑。
  △老虎戴念珠——假充善人。
  △老虎屁股——摸不得。
  △老鼠进书箱——咬文嚼字。
  △老鼠舔猫的鼻子——溜须不顾命。
  △老鼠尾巴长疖子——没多大脓水。
  △雷公打豆腐——专找软的欺。
  △凉锅贴饼子——溜了。
  △梁山泊的军师——吴(无)用。
  △土豆子搬家——滚蛋出沟。
  △马尾穿豆腐——提不起来了。
  △六指划拳——全来了。
  △聋子的耳朵——配搭。
  △卤水点豆腐——一物降(xiáng)一物。
  △罗锅上山——前(钱)紧。
  △阎王爷摆手——没治了。
  △麻杆打狼——两头害怕。
  △买麻花不吃——专看这个劲儿呢!
  △外甥打灯笼——照舅(旧)。
  △猫哭耗子——假慈悲。
  △木匠吊线——睁一眼闭一眼。
  △骑毛驴看唱本——走着瞧。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
  △强拧的瓜——不甜。
  △瘸子打围——坐山喊。
  △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三十晚上没月亮——年年如此。
  △杀猪不用吹——蔫退。
  △傻子睡凉炕——全凭时气壮。
  △纳鞋底子不用锥子——针(真)行。
  △屎壳螂儿打喷嚏——满嘴喷粪。
  △屎壳螂儿戴花——臭美。
  △属犁碗子的——往一面翻土。
  △属野鸡的——顾头不顾腚。
  △水筲没梁——饭桶。
  △头顶上长疮,脚底下冒脓——坏透腔了。
  △秃子当和尚——将就料。
  △秃头的虱子——明摆着的。
  △兔子尾巴——长不了。
  △歪嘴吹灯——放斜(邪)气。
  △王八吃秤砣——铁心了。
  △王八吃西瓜——连滚带爬。
  △武大郎攀杠子——上下够不着。
  △瞎子点灯——白费蜡。
  △胸前挂钥匙——开心。
  △劁猪割耳朵——两头遭罪。
  △阎王爷贴告示——鬼话连篇。
  △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猪八戒摔耙子——不侍猴(候)了(猴与候谐音)。
  △嘴巴抹石灰——白吃。
  △过年吃豆腐渣——没啥。
  △江北的胡子——不开面(意是江北的胡子到江南去抢东西,互不认识所以不讲情面。这里指办事情六亲不认,不讲情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