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
1959年
▲1月10日 中共鸡西市委根据中共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召开全市农村政治工作会议,讨论整顿人民公社工作。确定:第一步,从安排生产入手,以公社为单位全面铺开。通过总结工作,摸清各种思想动态,宣传整党整社的目的意义。第二步,以分配为中心,正确处理公社若干经济问题,搞好福利事业,搞好整风整改。第三步,以讨论制定生产计划为中心,贯彻工农并举,自给性生产与商品性生产同时并举的方针。贯彻农业“八字宪法”,落实规划。第四步,以民主管理为中心,发动群众,讨论民主管理制度。第五步,整顿组织,健全公社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保证贫下中农占居领导优势。
△1月27日~2月2日 中共鸡西市委全委(扩大)会议召开,传达和学习中共八届六中全会决议、毛泽东主席的指示和省党代会精神,会议经过讨论,确定今后的工作任务是:一、贯彻“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工业方面,在“大洋群”与“小洋群”并举的前提下,大挖潜力,搞好和发展煤的综合利用,以煤炭生产为中心,发展钢铁生产和机械制造工业。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发展人民需要的轻工业。农业方面,贯彻为城市服务的方针,发展多种经营,大力搞好蔬菜等副食品供应。二、继续鼓足干劲,乘胜前进,克服松劲情绪,冲破困难,实现计划。三、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完成任务,加强调查研究和分析,加强核算,防止浪费,提高产品质量。四、继续提倡集中领导与大搞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工作方法。五、加强各方面协作,发扬共产主义思想,树立整体观念。六、一手抓生产,一手抓生活,搞好福利事业。
▲3月22日 中共鸡西市委下发《关于现职干部下放劳动的规定》。规定市直机关部、委、办、局(处)领导及副总工程师以上干部每年劳动1个月,科级以下干部每年劳动2个月。
△3月4日~4月2日 鸡西市五级干部会议召开,贯彻毛泽东主席在郑州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关于合作化问题的指示、省六级干部会议精神及关于人民公社管理体制和若干政策问题的决议。提出纠正人民公社的“共产风”、平均主义、“一平二调”等问题的措施和办法。
▲4月 梨树区第四粮店被评为全国先进粮店,主任黄道和出席全国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奖模大会。
△4月 鸡西矿务局职工总医院外科主任李光华,为1名重度烧伤患者进行异体植皮手术成功。
△4月 市总工会主席孙武出席在民主德国波茨坦召开的国际矿工代表大会。
▲5月19日 中共鸡西市委召开三级干部会议。市委书记处第一书记王维之在报告中指出:1958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比1957年增长53.86%。其中,工业总产值25830万余元,比1957年增长57.34%;农业总产值为1989万元,比1957年增长19.53%。煤炭生产完成900万吨(包括地方煤矿),生铁完成5050吨,钢完成5684吨,发电量完成22381万千瓦小时。
▲6月 鸡西丝绸厂建厂。1964年开始试产线绨被面。
▲夏季 鸡西市第一部《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完成。祥光路、中心大街设置了直径1.8米排污主干线管道。1978年10月,市中心区设置直径为1.8米排污主干线,由鸡西煤炭卫生学校围墙起上延500米铺设直径为1米的水泥管道工程竣工。1979年10月,市中心区直径为1.8米的排污主管道,按统一规格由原终点下延380米,穿过护城堤排入穆棱河,总长度4080米。
△6月24日 中共鸡西市委决定,设立鸡西市安全生产委员会,主任刘文昭(市委书记处书记),副主任王友三(市委书记处书记)、孙武(市委常委、副市长)、李奎生(市委常委、矿务局局长)、马晓村(市委常委、副市长)。
▲7月20日 中共鸡西市委常委讨论郊区农业生产方针问题。确定郊区农业生产以蔬菜、生猪、家禽为纲,全面发展郊区农副业生产,争取蔬菜自给。3—5年肉、蛋基本自给。同时大力发展油料作物和果树生产,更好地为城市人民生活和煤炭生产服务。
△7月24日 鸡西市档案馆成立。
△7月27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对鸡西市发生5起伤亡事故问题发出通报。指出,鸡西市7月1—5日,6天中发生5起伤亡事故,死伤10人,建议中共鸡西市委总结经验教训,认真贯彻安全生产方针,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减少类似事故的发生。
▲8月8日 中共鸡西市委根据省、地委的指示精神,发出《关于整顿劳动组织,合理使用劳动力的决定》。决定全市在2—6月精简的基础上,再精简10408人。全员劳动生产率要比1958年提高20%以上。到8月底,全市精简12153人。各厂、矿企业精简下来的富余人员均作了安置。其中,绝大多数安置到附近各县从事农业生产。
▲9月21—29日 中共鸡西市一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召开。会议传达贯彻中共八届八次全会和中共黑龙江省委全会精神,重点是开展整风运动,进一步揭发批判以市委常委、矿务局局长李奎生为首的6名处级以上干部所谓的“右倾机会主义反党集团”的言行。这次整风运动历经1年时间,16人被定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35人被定为“犯严重右倾机会主义性质错误”。1962年,省、地委和市委对李奎生等同志的错误处理给予纠正。
▲10月17日 中共鸡西市一届二次代表大会召开。王维之代表市委作工作报告,报告根据中共八届八次全会决议精神,总结1年以来的工作,提出今后的工作任务。大会选举了出席中共黑龙江省代表大会代表和市委委员。
△10月26日 鸡西煤矿机械厂铣工张秀、城子河煤矿机修工段忠山、滴道煤矿二井副井长韩建明、矿务局结核病疗养院护士景玉珍(女)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并出席了全国群英会。
△10月28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鸡西市筹备委员会成立。主任委员王维之,副主任委员韩东光、于学孟、王泽林。
▲11月13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黑龙江省鸡西市首届会议开幕。出席会议的政协委员88人,列席20人。大会选举王维之为政协鸡西市第一届委员会主席,韩东光、陈玉德、于学孟、王泽林为副主席,陈玉德为秘书长(兼),常委31人。
▲12月3日 共青团鸡西市委书记缪文龙、副书记唐奎率领7名优秀采掘队长赴哈向省委报捷。省委书记处书记李范五接见了报捷团全体代表,接见时在座的有省燃料工业厅厅长张学文、省工会副主席于雄飞、团省委书记吴亮璞、副书记张学彦等。李范五鼓励青年们要树雄心、立大志,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创造新经验,全面完成国家计划。
△12月8日 从1955年开始的肃反运动基本结束。全县查出反革命分子和其他坏分子685人。其中,历史反革命分子573人,现行反革命分子14人,坏分子98人。依据“惩办与宽大”的原则和根据他们的罪恶事实及其在运动中的表现,分别进行了处理。
△12月9日 经牡丹江专署批准,将密山县所属的银峰、哈达2个乡划归鸡西市管辖。
△12月10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分配给鸡西市生产建设兵团转业干部270人。市委组织部将这批转业干部分配到矿务局53人,市财贸系统50人,工业系统30人,农业系统42人,宣传部门33人,组织部门55人,鸡西煤机厂5人,108煤田地质勘探队2人。
▲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批准筹建鸡西市图书馆,1963年6月23日正式开馆。
▲鸡西市工业局投资165.1万元,改造鸡西市柳毛石墨矿第一浮选厂工艺流程,提高了石墨产品质量。1960年又投资20万元,增建简易“八一”选矿厂,增加了3台球磨机和浮选机、脱水机,使石墨平均品位稳定在85%左右。1961年生产低碳石墨3257吨,利润50多万元。
▲滴道区集资兴建集体所有制陶瓷生产合作社,生产民用大、中、小号缸。1963年改称鸡西市陶瓷厂,产品被评为地、市优质产品。1980年转向以生产卫生陶瓷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