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
1967年
▲1月22日 鸡西市第一中学“红色造反团”等“造反”组织在鸡西煤炭卫生学校俱乐部召开夺权预备会议,第二天下午又在卫校广场召开夺权誓师大会。然后,分头到市委、市人委、鸡西日报社、人民银行鸡西市支行和公安局夺权,并成立接管委员会。从此,全市的党政财文大权被“造反派”头头所把持。
△1月26日 省军区来电宣布对中国人民银行鸡西市支行实行军管。
▲2月1日 市红色造反者第三司令部(简称三司)成立。
△2月15日 鸡西市革命造反第五司令部八一战斗团造反派组织与鸡西市红色工人造反司令部的骨干组织一○八地质勘探队的红色造反团,在一○八队办公楼内发生武斗事件,后称为“二·一五”事件。
△2月22日 鸡西市“红色造反者”召开大联合、大夺权誓师大会暨鸡西市红色造反者联合总司令部(简称红联总)成立大会。
△2月23日 由市第一中学、市人委机关、一。八煤田地质勘探队、鸡西市委机关“红色造反团”等群众组织联合成立“鸡西市革命造反总司令部”(简称革总)。
●同日 市第一中学“红色造反团”核心成员4人与鸡西市广播站“造反派”2人联合夺市广播站的权,成立市广播站接管委员会。从此,拉开鸡西市“夺权”的序幕。
▲3月14日 黑龙江省军区决定对鸡西矿务局小恒山煤矿实行军事管制。当日上午5时30分,鸡西驻军正式管制小恒山煤矿。
△3月19日 鸡西矿务局机电厂革命工人造反联合总司令部与矿务局工程处铁道兵团、鸡西煤机厂一、三总部等群众组织联合成立鸡西市无产阶级革命造反派联合总司令部(简称“革联总”),1968年初解体。
△3月27日 黑龙江省军区对鸡西矿区实行全面军事管制,3066部队进驻鸡西矿务局机关及所属各厂、矿。
△3月30日—4月1日 鸡西驻军和鸡西市抓革命、促生产指挥部召开工交、财贸系统抓革命、促生产大会。
▲4月下旬 黑龙江省军区对鸡西市实行全面军事管制,成立鸡西市军事管制委员会。
△4月29日 《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刊登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滴道煤矿的支左部队帮助滴道煤矿恢复生产秩序,抓革命、促生产,煤炭产量大幅度上升的消息。
△4月末鸡西矿务局煤炭生产,因武斗干扰,日生产量由4月上旬的2.13万吨下降到7000吨。全局11座煤矿,仅有3座煤矿坚持生产。
▲5月1日 鸡西市两大派群众组织(“红联总”和“革联总”),分别举行集会游行,双方发生冲突,造成“五·一”流血事件,死亡9人,重伤44人,轻伤152人。
●同日 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黑龙江省军区发表《告鸡西人民书》,5月8日发表《再告鸡西人民书》(简称两告)。《两告》阐述了对群众组织支一派压一派的观点。
△5月9日 1200名红卫兵在矿务局俱乐部集会,宣告“毛泽东思想红卫兵鸡西市总部”成立。
▲6月30日、7月3日、7月13日 先后召开鸡西市贫下中农代表会议、鸡西市职工代表会议、鸡西市毛泽东思想红卫兵代表会议,先后宣布成立鸡西市“贫代会”、“工代会”、“红代会”。
▲8月16日 黑龙江省军区驻矿务局穆棱煤矿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战士游永钰、郭凤林,穆棱煤矿工人徐忠适、刘占荣,学生沈玉珍等人,在抢救穆棱煤矿东山食堂的火灾中牺牲。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黑龙江省军区驻鸡西市支左部队和全市各界群众1.5万人集会,悼念在烈火中牺牲的5位同志。
△8月21日 鸡西市革命委员会筹备小组(下称鸡西市革筹小组)成立,姜文远任组长。
▲10月16日 市革筹小组作出《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最新指示“斗私批修”的决议》,全市分期分批举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掀起大学习高潮。
△10月19日 鸡西市革筹小组发出《坚决认真执行中央关于按照系统实行革命大联合的通知》。
▲11月25日 经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批准,鸡西市革命委员会诞生。全市4.5万名群众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鸡西市支左部队集会,庆祝鸡西市革命委员会成立。吴亚麟、姜文远、黄程飞、刘玉保为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陈剑飞、牡丹江地区革命委员会副主任李文奎参加成立大会并讲话。
△11月26日 市革命委员会(简称市革委,下同)决定将《新鸡西报》恢复原《鸡西日报》名称,为市革委机关报。
12月6日 经市革委批准,梨树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