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人民武装部

第二节 人民武装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庆地区兵役和民兵领导机构,县为武装科,区设武装助理,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下负责兵役工作。1951年 9月,区开始设人民武装部。大庆地区的安达三区、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喇嘛甸、安达十区(杏树岗)、肇州五区(大同)、八区(老山头)、十一区(兴隆泉)等均设现役人民武装部,每个武装部编有现役干部1—3人,1952年12月,各县人民武装科改为县人民武装部。1954年 9月,县人民武装部改为县兵役局,专门负责兵役工作,县武装部仍然存在,“一个门口,挂两个牌子”。同时撤销各区武装部,只保留 1名武装助理负责武装和兵役工作。1958年县兵役局改为县人民武装部,区改公社,公社为人民武装部,设专职武装干部。
  1960年 5月,撤销安达县成立安达市,安达县人民武装部改为安达市人民武装部,归松花江军分区领导,划 4个区,即天泉区、大同区、萨尔图区、杏树岗区,前三个区设副团级现役武装部,杏树岗区设专职人民武装干部。石油企业于1960年开始在职工中建立民兵组织,先由保卫部门代管,到1961年12月,正式成立人民武装部,由许士杰任部长,郭庆枫、高喜堂任副部长,编制设参谋3人,到1964年增加到10人。1964年6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撤销安达市,设安达特区,对外称安达市。原安达市人民武装部一分为二,一部分留安达县组成县武装部,一部分前往萨尔图和松辽石油会战指挥部专职武装干部合起来组成军民混编的安达特区人民武装部,管理特区的人民武装工作,编制现役军人10名,行使团级权限,归松花江军分区领导。部长常胜,政委吴雅林,季铁中兼任第一政委。1965年6月 13日,安达特区人民武装部改由黑龙江省军区直接领导,同时成立武装部党委,季铁中为书记,吴雅林为副书记。安达特区人民武装部先后经过1970年和1975年两次扩编调整,设军事科、政工科,定编25人。为适应大庆武装工作的需要,1977年7月 20日,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批准,安达特区人民武装部由团级升为副师级单位,下设作战训练、动员、政工 3个副团职科,定编27人,部长王子华,政委董继美。1978年5月 30日经总参谋部批准,沈阳军区确定安达特区人民武装部进行扩编,同时执行正师级权限。设作训、通信、军务、动员、机要、组织、宣传、装备、供管 9个副团职科和教导队、警通排、电台 3个附属单位,定编68人。部长崔福臣,第一政委陈烈民,政委董继美。
  1979年12月14日,经国务院批准,安达特区改名为大庆市。1980年4月6日,经沈阳军区批准,将安达特区人民武装部改称大庆市人民武装部,执行原编制和正师级权限。1983年 5月,大庆市人民武装部领导班子进行调整,部长薛贵仁,第一政委陈烈民,政委贲长贵。
  1982年9月 20日,经沈阳军区批准,大庆设立警备区,由大庆市人民武装部兼负警备区工作。
  1985年10月21日,根据中央军委(1985)军字第20号文件批复,大庆市人民武装部改称大庆军分区,设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司令员薛贵仁,政委贲长贵,司令部参谋长尹凤鸣、政治部主任卜登来、后勤部副部长宋永春。1985年经沈阳军区批复,大庆警备区工作交驻军81413部队担任。
  各级人民武装部(或兵役局)还负责兵役工作。每年征集兵员时,都要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武装、公安(人保)、卫生、民政、妇联、共青团、宣传部门等单位参加的兵役领导小组,决定征兵中的政策等重大问题。并从以上部门抽人组成征兵办公室,具体办理征集兵员事务。
  到1985年大庆历届征兵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有:季铁中 常胜 段荷华 齐健敏 王永祯 韩荣华 喻新盛 陈烈民 王苏民 张立中 董继美 崔福臣 郑耀舜 刘邦林 薛贵仁 贲长贵 王明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