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七年至一九六二年
一九五七年至一九六二年
一九五七年
5月22至25日,大同代表出席肇州县二届二次人代会。
8月5至8日,大同代表出席中共肇州县一届二次党代会。
10月21日,大同一带有关区、乡干部参加中共肇州县委召开的三级干部会议,会期九天,主要议题是“如何开展以粮食为中心的农村大辩论问题”。
11月14日,根据中央、省、县指示,分为四个步骤开展整风运动。大体安排是。11月15日到12月末为大鸣大放阶段;翌年1月 1至15日为反右派阶段;1月16至2月5日为整改阶段;2月6日至3月15日为个人检查阶段。
12月26至28日,大同代表出席肇州县二届三次人代会。
同年,根据肇州县(57)州第10号通知,第一批下放干部470户安排在大同一带各乡村。
一九五八年
1月30日,动员城镇浮闲居民上山下乡,职工家属回乡生产。
5月24至28日,大同选派代表出席中共肇州县二届一次党代会。讨论1958至 1962年“全面跃进”规划(草案)。
6月 1至4日,大同选派代表出席肇州县三届一次人代会。主要通过1958至1962年“全面跃进”规划。
9月8日,大同镇在大同中学召开万人大会,宣布大同人民公社成立。从而,全肇州县实现了人民公社化。
9月14至15日, 中共肇州县委分别在肇州、大同两地召开县、乡、社、队四级干部会议,参加会议共2,500人,主要部署秋收工作。
11月22日、肇州县召开首届人民公社社员代表大会,即三届二次人代会,历时六天。来自大同方面的代表有李宪章、吴少江、王殿等人。
同年,将大同联合诊所、大同镇中医院、大同镇复员军人疗养院及大同卫生分院 (大同镇卫生所),合并成立大同卫生院。各公社卫生所改称公社卫生院。
同年秋、冬,大搞深翻地、全民食堂、全民创作 (大同镇成立二十余人专职文工团,到劳动工地宣传演出)。
一九五九年
1月5日,大同派佟德海等人参加肇州县能工巧匠会议。
1月23至26日,大同有关干部出席肇州县三级干部会, 贯彻党的八届六中全会和省党代会精神,确定1959年工作任务及整党整社工作要求。
1月26日,肇州县推销 1959年地方经济建设公债,全县推销任务是三十三万七千元,大同分担应得份额。
4月11日,位于高台子油田南部的松辽盆地基准三井(简称松基三井)开钻,同年,9月26日试喷出油。该井成为松辽盆地第一口喷油井,从而揭开开发和建设大庆油田的序幕。
6月17至19日,大同代表出席肇州县三届三次人代会。 贯彻中央提出的工农并举、自给生产和商品生产并举的两条腿走路方针。
8月28日,省人委批准安达县与肇州县行政边界协议书。大同仍归肇州县管辖。
10月初,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欧阳钦,亲临松基三井祝贺,提议把大同镇改为大庆镇。
1O月14日,根据地委提议,肇州县委决定将大同人民公社改为大庆人民公社。
10月20日,肇州县委决定撤销大同派出所,建立大庆公安分局。
10月,大同卫生院改为大庆人民医院。该院装备五十毫安X光机一台,首立放射线科。
10月28日,成立石油工业部松辽石油勘探局大庆办事处。办公地点设在肇州县大庆人民公社所在地。
11月6至11日,大同代表出席中共肇州县二届二次党代会。
11月 8日,肇州县大庆区成立。包括肇州县的大庆、中心、联合、群众、新主和肇源县的大官、兴隆七个人民公社。
11月,经省委批准:肇州县委第一书记魏忠财兼任大庆区委第一书记;肇州县委书记处书记何英华兼任大庆区委第二书记;肇州副县长孙茂山兼任大庆区委书记、区长;张广权任大庆区委书记。
11月21日,大庆区所属高台子和葡萄花成立特种钻井作业大队。
12月18日,大庆区选派代表出席肇州县三届四次人代会,会期三天。
12月25日,肇州县委决定:将大庆区所属新主人民公社所辖的新青、新平、新合、先锋四个管理区和新主管理区第五生产队从新主公社划出,将卫星牧场三分场划出,合并建立国营和平牧场。场址设在敖包吐。
12月30日,省委同意肇州县补修肇州至大同公路。
同年,黑龙江省林业局调拨给大同苗圃东方红54链轨拖拉机两台。从此,大同引进拖拉机。
一九六○年
1月12日,奉命成立以张裕芳为主任的大庆区整党整社办公室。
2月2日,肇州县人民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任命孙成九等27名同志为首任大庆区政府正副
科长。
2月19日,大庆区成立保密委员会,以副书记刘耕农等13人为领导成员。
2月21至23日,大庆区派代表参加肇州县工农群众学习理论积极分子代表大会。
2月25日,大庆区民兵代表参加肇州县首届民兵工作会议。贯彻全国和全省民兵会议精神,提高对民兵战略地位的认识。
3月7日,太阳升林场(场址在双榆树公社境内)建立。
3月10至25日,大庆区接待松辽石油大会战第一批职工24,782人。
3月30日,大庆区成立生活福利工作委员会,以副区长王志久等十五人为领导成员。
4月1日,肇州县委决定:将兴隆人民公社并入中心人民公社(现老山头乡);将联合人民公社并入大庆人民公社;将永胜人民公社六个管理区分别划给和平牧场和红旗林场。
5月19日,根据省、地委决定: 肇州县所属大庆区的大庆、中心、升平、昌德、大官、新主、群众七个公社及和平牧场、红旗林场和卫星牧场一部分,划归安达市领导。
5月28日,大庆区成立工业交通基建指挥部和工业 “双革”办公室,以区委书记孙茂山等四人为指挥。
6月27日,安达市人委决定设大庆区。
8月,大同西片各公社成立粮食管理所。
10月 1日起,大庆区掀起全民性大搞代食品运动,建立常年生产代食品加工厂,达到一队一厂。
10月30日前,根据省委“动员百万人下乡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指示,大庆区先后动迁134户城镇居民到新主、群众等五个公社落户。
12月4日,大庆区成立推广代食品领导小组,以区委书记何英华等11人为领导成员。
12月16至24日,大庆区选派 138名代表出席中共安达市首届党代会。主要传达贯彻中央十二条紧急指示信精神。
12月16日,安达市委组织部转发地委常委令,批准何英华升任中共大庆区委第一书记。
12月25至28日,大庆区代表出席安达市一届一次人代会。
一九六一年
1月,根据省、市指示精神,所有粮栈改为粮库。
3月5日和23日,分两批接待从北京下放到大庆区的23名干部,分配到财贸、文卫、工业等单位。
3月,大庆区将葡萄花公社分为葡萄花、老山头两个公社。
4月18日,何英华同志调任中共绥化县委第二书记。
4月21日,安达市委批准刘耕农任中共安达市大庆区委监察委员会书记, 李宪章等五人为监委委员。
5月31日,安达市将药材场和大庆区所属兴隆泉公社划归杏树岗区领导。
6月1日,撤销老江身公社分建大青山、祝三两公社;从高台子、新兴两公社划出六个生产大队设八井子公社;从高台子、新兴、老山头、老江身公社划出七个生产大队设庆阳山公社。
7月24日,大庆区召开工业系统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会期两天。
9月5至30日,大庆区委根据中央及省委“关于压缩城镇人口,精简职工,加强农业战线”的指示,将1958年以后自农村迁来城镇的新职工744人,迁回农村去。
12月1日,安达市委批准田吉纯任大庆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一九六二年
1月,成立大庆区第一个国营农机站。
9月16至19日,大庆区代表出席安达市首届二次人代会。
9月,贯彻中央农村工作六十条,划分以小队为基础分配单位,并提出18年不变。
12月10至15日,大庆区选派代表出席中共安达市二届一次党代会。会上曲常川作“贯彻党的八届十中全会精神,巩固集体经济,为争取明年农业丰收,迎接社会主义建设新高潮而奋斗”的工作报告。
同年,庆阳山、八井子、祝三三个公社成立了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