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降水与蒸发

第五节 降水与蒸发



  大同区的年降水量在2 19.9毫米至684.3毫米之间。1953至1983年,年平均降水量为442毫米。降水量在四季分配上差异大,主要表现在降水的集中程度和雨季的长短上。夏季的6至8月份,约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之六十八以上;春秋两季降水量分别占全年降水量的12%和16%;冬季降水量仅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之二点五左右。

  降水量年内分配的另一个特点是秋季降水量大于春季,其原因是受夏季季风影响大于春季,大气中水份含量较春季多。

  大同区年降水量变化率也较大。1957年降水量 664.3毫米,为1982年降水量 219.9毫米的3.2倍。降水量最多的月份1969年 8月为246.2毫米,是同月降水量最少年份1975年 8月12.1毫米的20.4倍。平常年份,5至9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89%,因此,很适应于作物生长。

1953至1983年月平均降水量



  1953至1983年,年蒸发量平均值为1,531.7毫米。冬季蒸发量最小,夏季蒸发量最大,年平均蒸发量最大的5月份达310毫米,但也有特殊年份,如1982年6月蒸发量为378.5毫米。

1953至1983年月平均降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