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农林篇

农林篇


  大同区位于松嫩平原中西部,土地总面积三百六十一万九千三百二十亩,其中集体耕地面积七十三万零五百九十九亩,占总面积的20%。

  全区总户数为41,297户,划分为十个乡镇,85个村,316个自然屯。总农业人口十二万五千六百九十八人,占全区总人口的66.1%,劳力27,032人,劳均耕地27亩。

  全区农业生产以种植粮豆作物为主,也种植部分经济作物和蔬菜。农业产值约占全区工农业总产值的70—80%。

  本地自然特点是十年九春早,给春种带来了不利影响,其中尤以1982年旱灾最重。春夏之交接连六十多天未降一次透雨,造成全区作物大面积减产和部分地块绝产。

  受干旱和地质条件影响,本地多年形成的苏达盐土质导致全区草原大面积退化,给牧业生产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区人民在党和各级政府领导下,曾采取措施与各种自然灾害做斗争,如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增加农用机电井密度,开沟挖渠以利于灌溉和排涝,加强植树造林和引嫩工程的开发建设,以促进自然生态平衡。这些措施对促进农业丰产丰收都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但草原的严重退化问题则至今还未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