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本地主要树种的栽培方法

第五节 本地主要树种的栽培方法



  解放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本区的造林技术开始逐步提高。但由于本地属零星小面积造林。造林方法仍采用人工方式。如榆树繁殖主要采用种子扬播的方法。每年初春榆树钱成熟后,组织人员进行采摘,春末开始播种,当年株高即可达50厘米。而杨树则主要经历了有性繁殖、原始无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三个阶段。

  有性繁殖:是本区五十年代初采用的造林方法,它是将树种采集回来后,进行播种育苗,然后,再把苗木进行移植。这种造林方法成活率较高。但由于生长慢、种子采集困难、播种、育苗的工艺复杂,不适宜群众性造林而被逐渐淘汰。

  无性繁殖:随着有性繁殖的逐渐被淘汰,一种新的无性繁殖造林技术开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具体又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

  一、原始无性繁殖:即把成材林的树权截成段,将造林地挖沟,把树段埋入沟内。这种造林方法比较简单、经济,适宜群众性造林。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初曾被本区广泛使用。

  二、新型无性繁殖:1972年,新的无性繁殖造林技术即母根造林出现后,原始无性繁殖方法开始逐步被取代。母根造林法是把母根剪穗育苗,剪穗标准一般在15至18厘米,育苗后再进行移植。此种造林法成活率高、生长快、株行距均匀,在本地深受群众欢迎。

  除上述栽培方法外,本区还采用了一种育大栽培法,就是把枝条或母根育成三年以后的大树苗后,再进行移植造林。此种方法虽然能当日成林,但由于育苗时间长、成活率低、所以一般仅用于四旁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