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饮食服务业
第五节 饮食服务业
大同地带在清朝光绪二十九年(1903)就有了饮食服务业的萌芽。到民国元年(1912),已先后建成了三家夫妻饭店,即:唐家馆(唐永良)、李家馆(李茂和)、王家馆(王兴才),两家私人大车店(柴家店、孙家店)、两家剃头棚(岳家、梁家)和一个照相铺(东滨)。以后,随社会的不断发展及人口的逐年增多,到1949年初,大同镇内的饮食业已先后建成了回民馆、三鲜居、向阳春、五香居、双城居等一些初具规模的饭店。全国解放后,随着合作化事业的发展,这些私营工商业者逐步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1954年,大同成立了服务总店和合作总店,将原三鲜居改为宴海春,五香居、双城居合并为向阳春,原大车店改为军属大车店,剃头棚改为理发所。
1962年,随石油工业的发展,大庆区将原宴海春饭店改为国营大同饭店,向阳春饭店改为庆阳春饭店。
1978年大同区组建后,饮食服务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其中:国营饭店三家、集体饭店两家,原大同旅社于1982年改建为服务楼。照相、理发及冰棍加工制造业等都有了进一步发展。
1980年,大同区服务总店和合作总店撤销,全区饮食服务业隶属于大同区商业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