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六章 粮食

第一节 机构沿革



  早在伪满统治时期,日伪统治者就开始在大同建立了粮站,用以贮藏农民销售的余粮。

  新中国成立后,大同第一次成立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粮食管理及销售机构,其名称为中国粮食公司黑龙江省肇州县公司大同粮栈,主要负责大同及附近三区、五区、八区、十一区、十二区的粮食征购和外调。

  1953年11月,国家对粮食统购统销,大同镇内成立了粮米供应店,负责本地职工的商品粮供应。1954年,初步建起了商品粮贮藏基地和粮米加工厂。

  1960年,大庆区组建后,下设粮食科,大同粮栈隶属于大庆区粮食科管理。

  1960年8月,大庆区所属十个人民公社设立了粮食管理所。

  1961年,大庆区所有粮栈改为大庆粮库。

  1965年,大庆区撤销,大同粮库划归安达县粮食科管辖。

  1968年,大同成立了第二粮米供应店,负责部分城镇和农村非农业人口的商品粮供应。

  1978年,大同区组建,区下设粮食科,负责全区粮食购销,而大同粮库则隶属于大庆市粮食局管理。

  1980年,大同区成立了第三粮米供应店,负责全区菜农的商品粮供应。

  1985年,共有米店四处,粮库三处。十个乡、镇设粮食所和八个农村议价粮店。粮库由大
同粮食分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