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保管和贮运

第四节 保管和贮运



  土地改革后,党和政府为支援解放战争,对广大农民实行按地亩等级交公粮公草的方法,
并在大同镇设收粮站一处。广大翻身农民怀着对党、对人民和对子弟兵的热爱,都争相把好粮
卖给国家。1949年,大同粮站改为粮栈后,由于设备陈旧简陋,年贮量不足千吨。1954年,大
同粮栈兴建了18间土平房贮粮库,至1957年,年贮量发展至五千多吨。以后,随着生产的发展,
贮粮条件不断改善,到1983年,大同粮库已配备砖瓦结构仓库三千五百多平方米,晾台二万多
平方米,粮囤23个,年贮量可达八千多吨。建国后,大同区每年都有粮食调运,其数量不等。

大同区几个年份粮食调入对比
  单位:万斤



  续表



大同区几个主要年份粮食征购对比
  单位:万斤



大同区几个主要年份销售对比
  单位:万斤



大同区几个年份粮食调出对比表
  单位:万斤


  
几个年份粮食调拨差对比表
  单位:万斤



总经营量和万斤费用
  单位:万斤: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