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0年-1912年
大事记
1860年-1912年
1860年(清咸丰十年)
11月14日 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签订,绥芬河地区始与俄国接壤。
1886年(清光绪十二年)
10月12日 清政府勘界大臣吴大澂查勘东部中俄国界,并与俄国签订《中俄两国查勘两国交界道路记》,进一步确定了绥芬河地区中俄国界。
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
12月 沙俄少拉阔夫为首的第四警备中队 500余人,开入绥芬河地区,为俄国工程技术人员勘查中东路线路开路。
是年 今绥芬河建华村以东地域被划为中东路附属地,绥芬河站划为中东路出境口岸中继站,因由俄境向西排至绥芬河为第五站,故绥芬河站始有“五站”之称。
△ 吉林将军在寒葱河(河址)附近增设“赴五站通站”,驻扎靖边兵勇。
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
4月22日 中东铁路工程局总工程师发布命令,将中东铁路干线 (满洲里——绥芬河)划分为13个工程区,并分配各工程区施工任务。绥芬河站为第13工程区。之后,中东铁路乌苏里斯克至绥芬河地段动工,至翌年1月竣工。
5月 中东铁路东部线开工,由哈尔滨和绥芬河两端向中间施工。
7月25日 乌苏里斯克站至绥芬河站间铁路开始铺轨。
是年 沙俄在绥芬河修建木质东正教堂1座。
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
1月14日 乌苏里斯克站至绥芬河站间,铁路开始运营。
3月 绥芬河站至穆棱站间铁路开始运营。
是年 绥芬河铁路附属地设俄国小学 1所,为中东路沿线各站所设最早规模最大的俄国小学。
△ 契耶莫夫少将率领的沙俄第三军支队经绥芬河站侵入我国内地镇压义和团运动。
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
2月 驻绥芬河站地的沙俄少拉阔夫第四警备队官兵全部转为现役军人。
3月3日 中东铁路东部线在横道河子附近举行哈尔滨至绥芬河区间接轨仪式。
7月 哈尔滨经绥芬河至格罗捷阔沃间铁路开始临时运营。
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
是年 清政府在绥芬河设海关代办所。
△ 卢长顺组建探防队(20余人),绥芬河地区始有地方武装。
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
1月17日 清政府设 “总理绥芬河铁路交涉分局”,首任总理委员保麟,并发文通知沿线各站,源于“总理绥芬河铁路交涉分局元字号文件”,始有绥芬河地名之称。
7月14日 中东路东部线哈尔滨至绥芬河问正式运营。
11月6日 哈尔滨经绥芬河至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开通旅客列车,邮政车直接通行。
是年 中东铁路管理局在绥芬河城区设铁路电话、电报局。
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
是年 绥芬河站区人口约2 000余人,商铺、旅店、饭店等100余家。
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
5月29日 抗俄起义军袭击绥芬河铁路护路队,依万诺夫等4名沙俄军官被击毙。
6月11日 夜12时,“胡匪”、“俄匪”四五十人, 持枪闯进铁路附属地绥芬河城区监狱,抢去“华犯”2人;交火中监狱总管丧命,狱警3人受伤。
7月8日 哈尔滨海关在绥芬河设分关。11日,帮办马特·长克(英国人)到任视事。
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
3月30日 中东铁路管理局局长发布第158号令:哈尔滨至绥芬河划为第四警察监管区。
3月 清兵追剿“胡匪”至绥芬河站,在炭窑一带与 “胡匪”激战,击毙“匪首”张喉咙等6名,生擒滕洛管和王九豹,缴获枪支、子弹、帐篷多件,马多匹。
5月30日 颁布 《满洲里并绥芬河两站中国税关暂行试办章程》,规定凡经满洲里和绥芬河两站税关运入俄国或由俄国运入中国的货物,按中国海关税的三分之二纳税。
5月 绥芬河自治会成立。
6月20日 绥芬厅同知李达春带领绘图员踏勘东宁三岔口至绥芬河地区道路和垦地。
是年 绥芬河城区东正教堂失火焚毁。
1910年(清宣统二年)
是年 驻绥芬河站地的沙俄护路军及警备队改为正规军编制。
△ 驻绥芬河站地的沙俄护路军及警备队改为正规军编制。
△ 吉林陆军第三混成旅步兵一团进驻绥芬河一带。
△ 沙皇俄国在绥芬河设领事馆。
△ 俄国在绥芬河设立海关。
△ 绥芬河经平房至东宁三岔口公路开辟通行。
1911年(清宣统三年)
是年 绥芬河商会及所属商团武装组建。
1912年(民国元年)
9月9日 中东铁路当局在绥芬河设第三警察署,辖界至横道河子。
9月 山东掖县人李金生等人合资开设绥芬河宝成电灯公司。
是年 本地探防队发展到百余人,被吉林军收编为正规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