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伪大同元年)
1932年(伪大同元年)
5月17日 日本军舰开进佳木斯港,佳木斯镇被日军占领。
5月 25日 “武团”在太平川首战日军,打死打伤日伪军40余人。以后转战土龙山、湖南
营、三道岗、二道河子、密山等地。
5月28日 伪桦川县公署在佳木斯镇成立。1934年8月,伪桦川县公署机构全部迁到佳木斯。
6月10日 佳木斯镇学校均为日军占据,被迫停课。
6月中旬 中共党员唐瑶圃、桦川县女子师范学校教师董海云 (董仙桥)、徐子良和西门外
小学校长李恩举、教师宋绍景等人,决心投笔从戎,各带一部分学生出城,寻找抗日队伍,因
交通阻断未能成行,遂返回佳木斯转入地下斗争。
7月 伪满洲国协和会依兰地方事务局佳木斯办事处成立。
7—8月间 佳木斯周围抗日民众武装天真队发展到1 000余人,大刀会有万余人。
8月 松花江泛滥成灾,佳木斯镇内水深1米,可摆船。
8月21日 日军第六十三联队侵占佳木斯。
9月 日本人城野太郎任伪桦川县警务指导官,控制佳木斯警察机关。
9月20日 佳木斯成立朝鲜人民会。
10月10日 群众性抗日武装红枪会首领宋竹梅率众近千人攻打驻佳木斯日军,牺牲30余人,
撤走。4天后,再次从东、西、南三面围攻日军不果。
10月14日 第一批日本武装移民团——吉林屯垦第一大队423人到达佳木斯。
10月30日 伪满当局公布《鸦片法》,允许种植、贩卖鸦片。从此,佳木斯烟毒泛滥。
10月中旬 红枪会大帅吴国文率众 3 000余人,在镇东与日伪军交战,得胜后退出。日伪
军惶恐不安,忙从外地调兵增援。
11月17日 红(黄)枪会等抗日义勇军数千人,准备攻打驻佳木斯日伪军,夜宿于城东马忠
显大桥附近村屯,拂晓遭到日军重火力袭击。会众匆忙聚至马忠显大桥顽强抵抗,激战 6小时。
后因王勇一部叛变,义勇军腹背受敌而战败。义勇军团长信志山负伤后自尽殉国。会众首领吴
国文、纪希恩等1 000多名爱国志士壮烈牺牲。日伪军死伤300余人。此役即佳木斯一带著名的
“马忠显大桥”之战。
秋 经唐瑶圃介绍,桦川中学教员张耕野于佳木斯加入中国共产党。
12月 桦川县大刀会400余人,夜袭驻佳木斯日伪军,占领商会,终因寡不敌众而撤走。
△ 红枪会首领宋竹梅联合老五团(马占山旧部、团长刘斌)攻打驻佳木斯日伪军。在西郊
三合屯遭敌人伏击受挫,后转战汤原县境内。
本年 佳木斯镇内始有人力车。到1935年发展到200台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