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
1956年
1月 19日 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决定,将桦川县长发区的太平山、三家子,黑通区的新华、
靠山,建国区的蒙古力、新民等6个村划归佳木斯市管辖。
1月 22日 社会主义改造工作胜利完成,实现了私营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个体手工业、
商贩实现合作化。各行各业纷纷组成报喜队向市委报捷。
1月24日 各界群众6万人在车站广场举行大会,庆祝佳木斯市私营工商业完成社会主义改
造。
1月25日 佳木斯市工人俱乐部(今工人文化宫)落成。
2月1日 佳木斯市中西医院建成。共有医疗卫生人员210名。
3月1日 郊区进行并村建乡工作。将186个行政村划为三合、双合、松江、柳树4个乡,设
立乡人民委员会。
3月初 佳木斯综合制浆造纸厂热电厂建成发电。
3月15日 中共桦川县委和桦川县人委由佳木斯市迁往桦川县湖南营镇。
4月 12日 佳木斯农业机械厂吴运铎青年铆焊小组被第一机械工业部授于锦旗一面,工人
石义福等荣获全国机械工业系统先进生产者称号,受到中央领导的接见。
6月8日 中共中央委员、共青团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胡耀邦来佳木斯市视察。视察了佳木
斯纺织厂、发电厂,并向1 000余名党、团干部作了报告。
6月11日 中共佳木斯市委党校成立。
6月中旬 佳木斯市人委、市工会、团市委、 市妇女联合会召开佳木斯市第一届扫除文盲
积极分子代表大会。
7月15日 佳木斯气象台开始公开发布市区天气预报及警报。
7月下旬 松花江水暴涨。市防汛指挥部动员3万余人昼夜抢修堤坝。至9月初建成新堤6条,
加固旧堤2万米。总土方量达42万多立方米。
8月1日 松花江佳木斯段出现第一次洪峰,最高水位79.5米。郊区部分坝外村被淹。
8月12日 松花江佳木斯段出现第二次洪峰,最高水位80.12米,最大测点流速2.67米/秒,
流量14 900立方米/秒。郊区 6个村屯,2 200余垧农田遭受洪涝灾害。170余间房屋被水冲倒,
受灾农民623户,2 844人。中共佳木斯市委、市人委及时采取安置与救灾措施。
8月 在汛情最危急时期,鹤岗市、双鸭山市和勃利县、汤原县的工人、农民6 029人先后
来佳木斯支援抗洪。
9月 9日 中共佳木斯市委、市人委召开佳木斯市人民战胜洪水总结奖励大会。奖励2 092
名模范个人、104个模范小队、10个模范中队和 22个模范大队。并向驻佳木斯部队及有关市县
发出感谢信。
9月20日 本日至10月中旬,市内全面完成基层选举工作。
9月21日 西藏妇女参观团 61人抵佳木斯。参观列车发电站、钢铁厂、电机厂、纺织厂和
制材厂;并到桦川县星火集体农庄等地参观访问。24日离开佳木斯。
10月1日 中共佳木斯市委和中共合江地委合办的《合江日报》试刊。11月1日正式发行,
翌年4月7日停刊。
10月12日 中国民主建国会佳木斯市委员会召开成立大会。林生阳当选为主任委员。
11月3日 佳木斯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11月24日 以州委书记查洛巴诺夫为团长的苏联阿穆尔州代表团抵佳木斯,参观访问农业
试验场、纺织厂、友谊糖厂等单位。
12月15日 中国民主同盟佳木斯市筹备委员会成立。吴志标任主任委员。
12月26日 中共佳木斯市委、市人委发出对高级知识分子的细粮供应给予照顾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