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1967年

1967年




  1月11日 佳木斯市红卫兵“造反总部”查封了《合江日报》。24日复刊。

  1月16日 合江军分区派军代表进驻市广播电台,实行军事管制,自办节目停止一年。

  △ 佳木斯市“为革命造反团联合会”(简称联合会)与市“红卫兵总部”去邮电局、广播
电台夺权,被“红色工人造反团”(简称红工)阻拦冲垮。“红工”乘势夺了邮电局、公安局的
权。

  1月 22日 “红色工人造反团”和“市临时工造反团”宣布夺了中共佳木斯市委和市人委
权。

  1月 24日 全市先后有合江日报社、纺织厂、造纸厂、合江电业局、医学院、师范学校、
农机校、总工会等160多个单位的党、政、财、文大权被“造反派”夺去。

  2月 18日 合江军分区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关于人民解放
军坚决支持革命左派群众的决定》,成立“三支两军”领导小组,并对市公安局、市广播电台
实行军管。尔后又向中共合江地委、合江日报社、发电厂、粮食公司等16个单位派驻军代表。

  3月初 以佳木斯市人民武装部副部长赵会合为首4人,吸收部分地方干部,组成市生产指
挥部,负责全市经济管理工作。

  3月 14日 佳木斯市公安局军管会认定“红工”为被少数坏人操纵的“反动组织”,勒令
解散。随后“临时工造反团”、“为革命联合会”和“红卫兵造反总部”相继解体。中共佳木
斯市委、市人委大权被本机关造反团接管。

  3月27日 2万余中小学师生在市工人文化宫门前广场举行“复课闹革命誓师大会”。

  3月31日 由22个单位造反组织联合组成的“佳木斯市红色造反者联合指挥部”(简称指挥
部)成立。此后半年多,全市形势被其左右。

  4月 4个“八·二五”红卫兵组织退出“指挥部”,与“指挥部”对峙。“抗大新曙光”、
“一中红旗”和“二中公社”等造反团又从“八·二五”中分化出来,成立“佳木斯市红卫兵
造反总司令部”,站在“指挥部”一边。从此,两大派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复杂,多次发生
打、砸、抢、封和武斗事件。

  5月6日 佳木斯印刷厂首次印刷《毛泽东选集》。

  5月15日 4个“八·二五”造反团召开“踢开指挥部,彻底闹革命”大会。会场发生骚乱。
混乱中,铁路中学学生武连荣被宣传车轧死。事后“指挥部”称武为“烈士”,为其举行隆重
的殡葬仪式,借以压制对立面组织。

  5月26日 “红色造反者联合指挥部”与“毛泽东思想红卫兵造反总司令部”联合成立“
佳木斯市红色造反者接管委员会”,接管市委和市人委的党、政、财、文一切大权。从此,中
共佳木斯市委、市人委的办事机构全部瘫痪。

  6月 30日 “指挥部”集结近万人,手持棍棒器械,动用消防车和吊车,围攻“八·二五”
所在地——抗大红师校,械斗5小时。双方死亡3人,残伤150 余人,学生宿舍被撞塌一角,教
室和宿舍门窗玻璃全部损坏。“指挥部”获全胜。这是佳木斯市“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一次
武斗事件。

  7月2日 《合江日报》发表《肃清炮轰派在佳市的流毒》的社论。“指挥部”在全市搜捕、
批斗“八·二五”和“红工”成员。

  9月9日 佳木斯市革命职工代表会议(简称工代会)在工人文化宫剧场举行。

  9月9日 省“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讲用团”抵佳木斯,宣讲32场,听众36 611人。

  9月 15日 黑龙江省合江地区革命委员会(简称地革委会)正式成立,李清正任主任,曹志、
王守纯任副主任。

  9月21日 佳木斯市万余军民举行大会,号召“造反派”实行革命大联合。

  9月23日 “佳木斯红色造反者捍卫革命三结合联合指挥部”(简称、“捍联指”)成立。

  9月 25日 红卫兵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了“佳木斯市红代会”(简称红代会),“市红
卫兵造反总司令部”解散。

  10月10日 十余天内全市有401人被狂犬咬伤,死亡11人。

  11月1日 佳木斯火葬场(后改称殡仪馆)在东郊建成,开始推行火葬。

  11月17日 经省革命委员会批准,佳木斯市革命委员会(简称市革委会)成立,主任为和子
明。22月有8万军民在火车站广场集会庆祝。

  12月24日 市召开贫下中农代表会议,组成市贫下中农代表会议常设委员会(简称贫代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