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地貌类型
第二章 地貌
第一节 地貌类型
佳木斯市由南而北,蜿蜒起伏,直至松花江边,地形呈南高北低之势。
南部为低山丘陵区。山峦起伏,山丘主要分布于高丰乡、群胜乡、大来镇、敖其镇及四丰乡南部。有的山顶峻峭,山坡较陡,但山势低缓,半坡上常见碟状槽形凹地。山峰海拔高度在150~500米之间。马鞍山于大来镇南部,孤峰突起,海拔为509 米,是全市的最高点。山体由混合花岗岩及火山岩、沉积碎岩组成。起伏较大的低丘陵,一般呈馒头状,分布于高丘陵的前缘及宽谷的两旁,地形呈波状起伏。低山丘陵区的特点是:河谷宽广,丘顶圆浑,坡度较缓。少数山头因大自然的剥蚀,岩石裸露,形成鳍状山脊和陡崖。山坡低脚临沟的一侧,也有悬崖陡壁。山谷较多,长度一般在1~10 公里。个别山谷雨季积水成河,出谷后漫入草甸,有小型冲积洪积扇形分布。
中部为岗坡区。岗坡微向北倾斜,略有起伏,呈东西向带状分布于丘陵地的前缘,是低山丘陵区向平原延伸的过渡地带,包括西格木、四丰乡的海拔在120~140米之间地带。相对高度为40~60米。其前缘是黄土岗地,海拔高度在90~120 米之间。岗坡之上有残丘分布。山体由亚粘土夹碎石块堆积而成;残丘为砂岩及中酸性火山岩碎屑组成。岗坡边缘雨水冲沟较为发育,呈树枝状分布。
北部为平原区。由一、二级阶地组成。一级阶地分布在岗坡前缘,至松花江南岸高漫滩的后缘,包括长青乡、沿江乡、松江乡、大来镇和敖其镇的北部。海拔在83~110 米之间,陡坎显著,界线分明,高出河漫滩1O—25米。一级阶地前缘微微高起,有基岩断续出露。阶地台面保存不完整,其上有残丘分布,如南岗一级阶地。其地势微向北倾斜,西部冲沟发育,冲沟旁可见小型滑坡。一级阶地组成物为亚粘土,其下基岩为砂岩、砾岩及中酸性火山碎屑岩。高漫滩后缘地形较低,有沼泽湿地分布。二级阶地,由高漫滩的北部边缘至松花江南岸之低漫滩及山间沟谷洼地组成,高出松花江水位2.5~5米,呈带状东西分布,主要在松江乡、长青乡、沿江乡、大来镇及敖其镇的北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南北宽约2~3公里,东西长约40公里。海拔高度为80~83米。沿江岸边陡立,西部有砂垅、土岗及自然堤沟分布。低漫滩主要分布在松花江沿江一带,面积不广,断续存在,一般高出水面2~3米,海拔为77~79米之间。有河曲、牛轭湖、砂滩分布。其间组成物为砂、砂砾石等冲积地带。岸边冲刷较陡,并有坍塌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