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气压和风

第四节 气压和风



  气 压 气压常是随着气温变化有所差异。进入秋冬,热带气团减弱南移,极地大陆气团侵入,市区气压随之升高。到了春夏,极地大陆气团减退,热带气团北移,市区气压相应减低。气压场的变化,导致气团和风向的季节变化。市区冬季受蒙古高压和极地大陆气团控制,多偏北风,天气寒冷干燥;夏季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蒙古、华北低压控制,吸引了热带海洋气团来临,多偏南风,天气炎热而且多雨。

1951—1980年平均气压
  表1—11 单位:毫巴



  风 出现大风的地面天气形势主要有 3种:(一)气压南高北低型。南部气压高,北部气压低,市区处在高低气压之间,气压梯度加大,于是就产生了大风。且多为西南大风,一般可持续2—3天。这种大风约占全年大风总数的76%;(二)低气压强烈发展型。这多为蒙古低气压,有冷空气补充,在低压东移过程中强烈发展,气压梯度加大,产生大风。这种风多为偏南风或偏东大风,约占全年大风次数的20%;(三)冷锋型。在冷锋经过本区时产生的大风,多西南大风转为西北或偏西大风,约占全年大风总次数的4%左右。

  风 速 一年之中,春季风大,夏季风小。春季4~5月平均风速4.5~4.8米/秒,7—8月份风速2.8~3.1米/秒。四季平均风速:春季4.3米/秒,夏季3米/秒,秋季3.4 米/秒,冬季3.6米/秒。历年最大风速出现在1957年5月8日,为西南大风,风速高达35.5米/秒。

1956—1980年各月平均风速
  表1—12 单位:米/秒



  风的频率(包括大风次数和风向次数频率)。大风次数4—5月最多,平均占全年大风次数的65%;夏季大风次数显著减少,只占全年平均大风次数的2—3%。全年多为西南大风,占整个大风方位的73%。夏季偏东风略有增加。

1972—1981年各月大风频率
  表1—13



全年风向频率
  表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