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前进区
第二节 前进区
前进区地处市区中部,东起安庆街与东风区接壤,西至中山街与向阳区相邻,南自郊区四丰乡和平村,北临松花江,呈长方形,面积13.72平方公里。
据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全区有31 722户,120 981人,其中男性60 616人。有 21个民族,其中汉族116 654人,占 98.4%;满族1 587人,朝鲜族1 508人,回族 938人,蒙古族118人,赫哲族69人,其余107人为维吾尔族、苗族、壮族、侗族、瑶族、土家族、畲族、高山族、达斡尔族、撒拉族、锡伯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等。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 9 175人。
前进区辖有奋斗、永安、站前、南岗、亮子河5个街道办事处, 85个居民委员会。设在伊春市浩良河镇的亮子河街道办事处,居民为亮子河发电厂职工及家属。
前进区是佳木斯市的政治中心。区内驻有中共佳木斯市委员会、佳木斯市人大常务委员会、佳木斯市人民政府、政协佳木斯市委员会、中共佳木斯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等首脑机关;有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机关;有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合江林业管理局、佳木斯铁路分局和佳木斯军分区等省直单位和驻军机关。佳木斯人民广播电台、佳木斯电视台、佳木斯邮电局和人民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支行等也都驻在区内。
前进区是佳木斯的门户和对外交通枢纽。佳木斯火车站是客、货混合站,其货场是哈尔滨铁路局东部地区最大的货场。佳木斯航空售票所、佳木斯航运站位于区内。市内较大的商业饮食服务业:农垦百货商场、和平百货商场、合林百货商场、佳木斯宾馆、江天宾馆、农垦大厦、汇宾饭店、鸿鹄饭店、神龙大酒家、松花江饭店和永安饮食一条街等,均座落在区内。此外尚有站前公园、西林公园、沿江公园等公共活动场所。
前进区的区街工业兴办于1958年。60年代后期发展为“九厂一队”,区街企业初具规模,年经济收入达1 000万元,工业产值650万元。1979年,“九厂一队”归口到市主管局,仅剩街委网点,收入减至360万元,工业产值仅110万元。1979年以后,在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全区经济迅速发展。1986年,区街企业有82户,职工2 350人。1989年发展到137户,其中工业企业51户,商业、服务企业72户,建筑安装企业2户,劳务型企业12户,共有职工3 055人。基本形成一个以大工业为依托,以区办企业为骨干,以工业、建筑业、商业、劳务、服务为主的区街经济体系。1989年工业总产值完成1 050 万元,比1979年增长9倍,比1985年的560万元几乎翻了一番。实现利润62万元,为1985年40万元的1.5倍。主要产品由6种增加到14种,其中大六○暖气片、铸铁水暖件、矿山用防爆系列产品、浴盆、钢窗等成为畅销产品,维纶安全网、强力夹筋水泥包装袋填补了市内空白。1985年以后,先后与上海普陀区曾扬街道、哈尔滨高等院校技术开发咨询公司、牡丹江先锋区等14个地区和单位建立经济技术协作关系。引进新技术、新产品18项,其中有6项已投入批量生产,增强了区街工业的发展后劲。 建筑劳务企业由过去唯一的和平工程队,发展为以第四建筑工程公司为龙头、街道办事处工程队、电气安装队、水暖安装队和劳务服务队为骨干的建筑安装服务体系。1989年,安装建筑劳务总收入达1630万元。1989年,全区有区、街、委商业服务网点72户(其中街委38 户),销售额680万元。1985年以后,全区个体工商业户以年平均增长20%的速度发展,到1989年初已达1 350户,从业人员2 500人。全区设有农贸、轻工、家具、花鸟鱼、水果批发等各类市场 10余处,成交额年均在3 000万元上下。自1986年建立区级财政以后,年年超额完成各项收支计划。
前进区内主要街道有光复路、长安路、杏林路、西林路、中山街等12条,背街小巷 294条。1980年以后,全区累计修建背街小巷道路 163条,总面积34.1万平方米。建成有园林绿化、有凉亭、有雕塑小品、有路灯、有综合配套服务设施,道路平整,环境清洁的“五有一平一洁”文明小区6处。到1989年,新建、翻建、维修厕所151座,厕所完好率达95%。增设垃圾容器、果皮箱120个,实现了垃圾容器化、清运机械化。种植各种树木 1.5万株,种花、种草1.1万平方米,建花坛、草坪、小景凉亭等 216处。1988年荣获全省市容卫生先进区和无鼠害区的光荣称号。1989年,在全省16城市卫生联检中,继续保持先进。
1989年,全区有公办、企办中小学15所,在校学生9 700人,教职员工570人。1986—1989年,区政府对教育投入以年 15%的比例递增,用于改善办学条件资金300万元。先后新建、扩建第十八中学、第十小学、第十二小学3幢教学楼共7 800平方米,翻修2 500 平方米危房,新建6所学校厕所,更新改造5所学校的取暖设备和管道,购置 1 000套学生桌椅和大量教学科研设备,实现全区中小学无危房、无二部制授课。开办全市第一家专门培养旅游服务人才的职业学校。第六小学、第十一小学跨入首批市级规范化、标准化学校行列。小学入学率达98%以上。在省、市举办的教学、科研、文体和文明竞赛等活动中,有 160人次先后获得前三名的好成绩。1989年,前进区政府被省授予全市唯一的“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先进单位。第六小学少先大队被评为全国优秀少先大队。区内涌现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各1 名,省级优秀教师2名。
为方便患者就医,和平医院增设肿瘤化疗、脉管炎门诊,并开设家庭病房,开展送医送药上门服务,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区内还兴办全市第一家居民委残疾人工疗站,安排 7名残疾人边工作、边治疗,开辟了解决残疾人就业、就医的新途径。全区计划免疫“四苗”全程接种率达到96.6%,提前2年达到省定标准。流行病发病率下降到263.5/10万。1989年,全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2‰,比市下达的指标降低 0.8‰。经省联检,荣获二等指标先进单位,连续3年荣获省、市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先进单位称号。
1989年,全区有录像厅、舞厅、曲艺茶社、电子游戏厅、台球厅、流动图书点 144处,比10年前增长12倍。全年组织元旦、春节文艺汇演、元宵灯展、军民联欢、国庆汇演和书画展等多种形式的社区文化、小区文化、校园文化活动10余次,参加人数近2 万人次。区内有一支由160余人组成的美术、摄影、文化宣传骨干队伍,开展经常性的专项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