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文教卫生

第五节 文教卫生



  教 育 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县有85%的文盲,适龄儿童入学率只有10%左右。经过40年的建设,教育事业发展比较迅速。1989年共有各类学校403所,比1949年的139 所增加1.9倍;在校生95 690人,比1949年的7 787人增加11倍;适龄儿童入学率达 98.5%。各类学校中有普通中学和完全中学57所,比1949年增加57所;教职工5 436人,比1949年增加5 200人。1989年,县、乡、村三级投资407万元,新建校舍1.6万平方米,办学条件有很大改善。

  科学技术 从无到有,逐步发展。1981年,县林业系统获国务院奖励科研成果两项。1989年,科技工作实现星火计划24项,创造产值660.7万元,上缴利税265万元。其中国家级 1项,省级2项,市级5项。无权白瓜籽和灭火弹获全国星火计划新产品荣誉奖。围绕星火计划培训各类人才达3 342人,荣获国家星火人才培训奖。科技队伍不断壮大,有高级专业职称人员 69人,中级936人,初级3 205人。

  文 化 1989年建成文化中心1个,文化站18个。全县有文化室257个,普及率94%。电影放映点112个,比1978年增加 35%。县图书馆藏书12 833种、41 685册,全年接待读者48 886人次。广播电视已形成有线广播为主体的调频广播、电视广播、卫星地面站和微波网组成的多功能、多渠道、多层次的框架,成为城乡人民文化生活的主要阵地。

  医疗卫生 新中国成立后,在镇内相继建立医院、诊所、防疫站、妇幼保健站等医疗卫生单位;在农村、厂矿建立卫生院、卫生所。由于认真落实防疫、保健、除害灭病措施,积极开展各种疾病防治与爱国卫生运动,使农村缺医少药和不卫生状况得到基本改变。现有医疗单位61个,比1978年增加24%,比1949年增加2.5倍。村办卫生所280个,占行政村总数的98.9%。卫生医疗队伍发展到1 398人,比1978年增加15%,比1949 年的448人增加2.1倍。有 4个乡镇卫生院和20个村卫生所成为省卫生系统文明单位。计划生育率69.53%,晚婚率61.22%。

  体 育 1988年,在市级比赛中获 4项第一名。县男篮、体校男篮双双夺魁。少年速滑队获全国“春芽杯”比赛第7名。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开展。1989年举办县级竞赛25次,有73 580人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县体校获省级先进体校称号,桦南县被授予体育“市级达标先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