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工业设备
第四节 工业设备
自60年代起,陆续建立起工业设备制造工业。经过多次调整,至80年代中期,企业和产品结构基本稳定。1989年,市区共有锅炉、金属加工及专业设备制造企业15户,职工 0.8万人。具有年产锅炉 100台、风机3 000台、锻压机械和其它专用加工机械各1 000台的生产能力。工业总产值达1.4亿元,占全部机械工业的1/4。主要产品为:
锅 炉1968年,佳木斯低压开关厂开始生产锅炉,产量仅 3台。1974年,佳木斯锅炉修造厂和永红铆焊厂建成,先后生产9个型号规格的工业锅炉,年产量18台。1981 年,上述两厂合并组建佳木斯市锅炉厂。1983年又兼并佳木斯机床附件厂,成为国家机电部、劳动部锅炉生产定点厂家。产品有立式、卧式13种型号。1984年后,产品型号又增加蒸气锅炉、热水锅炉22个品种、26个规格,年生产能力达到 400蒸吨。至1989年,锅炉产量累计 1 776台,工业总产值3 667万元,利税678万元。另有区街工业佳木斯压力容器厂,自1984年起引进设备,开始加工制造压力容器,至1989年累计工业产值达1 013万元,实现利润21万元。
风 机 生产厂家为通用机械厂,建于1958年。早期产品为工业泵、汽风机。1969年开始生产萝茨鼓风机、离心通风机、轴流通风机、锅炉引风机及空压机、热水器等。产品系列27个,品种 100个。佳木斯通用机械厂为国家机电部和黑龙江省风机重点厂及质量检测中心。至1989年累计生产各种风机3.5万台、空压机425台,工业产值10 820万元,实现利税1 457万元。
机 床 60年代,机床产品主要为牛头刨床,由佳木斯金属材料厂(二机床)生产。1970年后新建佳木斯第一机床厂和第三机床厂 (后改为佳木斯锅炉厂)。 产品品种增加可控硅机床、BG2010三米龙门刨床、B201K四米龙门刨、BQ2020六米龙门刨、X53台式铣床。1973年后对企业和产品进行调整,至1983年全部转产,至此机床制造终止。其间,共生产牛头刨 2 099台、龙门刨122台、其它机床33台、卡盘3.1万只。
锻压机械 生产厂家为国营中型企业黑龙江锻压机床厂,建于1952年。前期企业调整频繁。70年代,产品定向,主要生产冲型剪切机、联合冲剪机、折边机、双柱可倾压力机等锻压机械。1988年后大力开发新产品,先后生产具有80年代先进水平的数控回转头步冲机、剪板机、折弯压力机等。内10毫米联合冲剪机曾获国家银奖。产品除供应国内市场需求外,还销往德国、巴基斯坦等国。 至1989年累计生产各种锻压设备4 852台,工业产值7.9亿元,实现利税1 545万元。1989年,工厂占地15.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 367万元,职工1 305人,工业产值1 175万元,实现利税118 万元。
轻工机械 生产厂家为国营中型企业佳木斯轻工机械厂。1959年建厂,初期产品为造革机、牛奶泵、打浆机等。1974年开始生产塑料机械设备和轻工机械设备。产品主要有塑料挤出机、喂料机、削片机、单拔干燥机、木工平刨等。1984年后试制成功塑料造粒机、包装机、浸油设备、人造板机械、木工机械、粮油加工机械等 5个系列 36个规格新产品。至 1989年累计产量10 869台(套),工业总产值1.8亿元,实现利税7 267万元。1989年,工厂占地10.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 005万元,职工1 203人,工业产值811万元,实现利税40万元。
低温设备 生产厂家为佳木斯低温设备厂,1977年由生产电工仪器转产低温设备。主要产品是低温试验箱、冷藏箱、冷柜、厨房冰箱、冰淇淋机等。至1989年累计产量 2 319台,工业产值1 720万元,实现利税16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