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基础化工

第三节 基础化工



  佳木斯化工厂 建于1958年,占地面积35.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职工1 958人,设备 1 017台。建厂初期产品仅有味精一种。1959年,氯碱系统投产。1960年新增电石、漂白粉、烧碱、盐酸等系列产品。1962年,烧碱年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 500 吨。1963年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后,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月产烧碱192吨、盐酸388 吨、漂白粉89吨。 1966年烧碱生产能力达到年产3 200吨设计水平,投产六六六原粉。1972年二次扩建工程动工,5年后邻苯二胺等14个品种全部投产。主产品烧碱1980年达到年产万吨水平。1983年,电站工程、蒸发扩建工程相继开工,生产能力又上新水平。烧碱产量突破万吨。工业总产值突破 1 000万元。至1989年,烧碱已形成生产能力4 万吨,当年产量 2.3万吨,工业总产值2 055万元,利润500万元。产量占全省1/4。成为黑龙江省的重点碱氯企业。

佳木斯化工四厂 始建于1981年,占地面积 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0.87万平方米,职工320人,设备 94台。主导产品氯乙酸、羧甲基纤维素。1984年增加墙壁涂料和树脂胶等新产品。后因主产品不稳定,工厂处于间歇性生产状况。

  佳木斯化工五厂 始建于1980年,占地面积6.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0.95万平方米,职工319人,设备141台。1984年试车投产。主产纤维板。

  基础化学工业生产初期,品种少,规模小,经济效益不佳。1958年,工业总产值仅 5.4万元,利润0.1万元。到1968年的10年中,仅2年微利,余多持平或亏损。1979年后,随着企业管理和生产技术的改进,经济效益逐步提高。1979年工业总产值914.4万元,利润 98.4万元。80年代,经过扩建和技术改造,经济效益大幅度增长。1989年创工业总产值2 660万元,利润599.1万元。其中烧碱、盐酸、液氯等主要产品产值2 055万元,利润500万元。

1960—1989年基础化学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表9—12 单位:吨


  注:其它产品最高年份产量:润滑油1 000吨,腊烛 200吨、玻璃腻子1 200吨、充电硫酸700吨、双氧水100吨、氧气200立方米、涂料35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