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生产企业

第一节 生产企业



  塑料一厂 始建于1957年,是全省第一个最早建立的全民所有制塑料制品企业。初期生产酚醛制品,1957年产值19.8万元,1960年达到 689万元。1962年自行设计和制造设备,研制并批量生产聚氯乙烯塑料鞋底和全塑凉鞋,时为畅销品,是继上海后全国第二家生产全塑凉鞋的厂家。1965年又研制成功聚氯乙烯压延薄膜,品种有民用、工业用、农用 3大类,10多个规格、花色品种。同年增加新产品塑料硬板。当年,产值达288万元,利税120万元。80年代,先后从日本、香港引进大中型注射机,从荷兰引进壁纸生产线,技术设备先进,生产规模扩大,增加啤酒箱、汽水箱和其它周转箱、壁纸等产品。经30多年发展,这个厂已成为黑龙江省东部最大的塑料制品综合加工企业和注塑制品开发研究中心以及塑料制品质量检测中心。被评为省全面质量管理一级企业和省六好企业。1989年拥有职工 745人,占地面积 5.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 230万元,专用设备28台(套),产值2 000万元,利税 150万元。 累计实现利税2 570万元,其中利润总额1 694万元,是省、市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之一。

  塑料二厂 原名新兴塑料厂,1969年改为现名。占地面积3.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 000多平方米。有职工360人。1989年,总产值1 472万元,利税62万元。有专用设备59台(套),其中管材生产线从意大利、西德引进;吹膜机、注射机从意大利、香港引进。年生产能力 8 000余吨。主产品有聚氯乙烯管材、管件、聚乙烯吹膜、管材、容器等7个品种150个规格。1989年产量1 800余吨,其中聚乙烯农膜1 056吨。建厂初期,固定资产原值20多万元,1989年增到1 009万元。1965—1989年累计实现利税 581万元。这个厂是轻工部重点企业和省级集体明星企业,已被省列入“特企”。

  塑料三厂 原是二轻局所属集体企业柳条编织社。1979年改产塑料制品,改为现名。初期,固定资产仅10多万元。只生产小商品。80年代,根据社会需要增加新产品。1989年,主产品有强力阻燃运输带、中空容器、工艺薄膜、纽扣等7种。 其中运输带是煤炭部定点产品,供应东北各大煤矿。1989年有职工292人,占地面积1.5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 058平方米。固定资产357万元,有专用设备20台(套),生产能力为980吨。年产值345万元,实现利税19万元。

  消防水带厂 原为仪表元件厂,经几次调整,于1973年改为塑料四厂。1984年又改称消防水带厂。集体所有制。1989年有职工 220人,占地面积6 300平方米,建筑面积3 400平方米,有专用设备21台(套)。其中引进美国圆织机8台,年生产能力440吨。固定资产原值 261万元。主产品消防水带和灌溉农田、园林用的输水带等,是全省独家产品。1989年产值 250万元,利税15.4万元。

  塑料五厂 原为二轻局所属鞭炮社,集体所有制。1974年改产塑料制品。1989年有职工149人。占地面积 1.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 400平方米。固定资产147万元,专用设备11台(套)。主产品有撕裂膜、绳索、填充母料等,年生产能力 860吨。1989年产量140吨,产值170万元,利税9.7万元。

  塑料六厂 前身是二轻局所属毡棉厂,集体所有制。1978年转产塑料制品。1986年,塑料七厂并入。1989年有职工260人,占地面积1.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 978平方米,专用设备16台(套),其中,有引进香港彩印包装袋生产线、从奥地利引进自动吹膜机等。主产品有编织袋、吹膜、塑料瓶、包装袋等。年生产能力 600吨。1989年,各种产品产量127吨,产值113万元,利税2.8万元。

  塑料八厂 原是机械局所属汽车配件厂。1984年划归塑料公司管理,改产塑料包装制品。1989年有职工592人,其中技术人员31人。占地面积4.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1.5万平方米。有专用设备34台(套),全部从日本引进。产值1 126万元,利税191万元。主产品有塑纸间矩复合水泥包装袋和其它通用包装袋等。年生产能力编织袋3 000万条、2 500吨。

  康力塑料厂 隶属三江食品公司,建于1986年。主要为垦区工农业产品生产包装制品。产品有蛋白油脂、奶粉、糖果、糕点、农副产品等多种包装袋及少量农膜等。1989年产值36万元,利税18.1万元。有职工96人,设备50台(套),固定资产 285万元。是市内主要包装制品企业之一。

  另外,还有区街、学校、乡镇办的集体小型塑料厂15家,职工2 563人,固定资产300多万元,占地面积19.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6.2万平方米。主要生产各种再生管材、保温板、塞件、日用杂品等。年产值1 692万元,产量1 100吨,利税339.5万元。

  1978年后,个体小型塑料厂、点也有所发展。1989年共有 7户,主要生产日用杂品、再生颗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