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主要产品
第二节 主要产品
书 刊 最早始于1922年,“劝学所”用石印机2台、手控印刷机1台为镇内第一批小学生印刷40本教科书。30年代中期起,开始使用铅印技术印刷书刊,但产量不大。1960年后,产量逐步增加,1966年印刷《毛泽东选集》装订大纸4 000令。翌年印刷各种书刊装订大纸1.5万令,1970年达30万令。同时扩建厂房,增加设备,提高印刷生产能力。至1977年,产量达到装订大纸 6万令。1978年后,全面加强书刊质量管理,按国家及省出版部门要求,建立健全各种质量管理制度,使书刊印刷产量与质量进一步提高。 至1989年,全市书刊产量已达装订大纸6.4万令,约 1.5亿册。实现产值310万元,利税 20万元。其中《毛泽东选集》 397万册、政治书刊7 005万册、科技书刊1 500万册、文艺书刊1 500万册、教科书5 736万册。1978年以来,先后有《外国常用成语》、《俄语新词新义词典》等40余种书刊被评为省优产品,《佳木斯市统计年鉴》被评为国优产品。佳木斯印刷总厂、佳木斯日报印刷厂、农垦日报印刷厂均为省出版部门指定的印刷书刊厂家。
彩 印 商标、包装装潢等彩色印刷始于1956年。初时设备比较简陋,仅能生产简易的胶印制品。1963年开始凸版印刷,利用鲁林等方箱设备印制包装盒等产品。1964年后学习外地经验,更新工艺设备,开始凸印分色商标。1973年不仅能印刷各种形式商标、包装装潢、书刊封面及插页,且能印制年画、挂历等高档印刷品。1980年开始印刷各种彩色塑料制品。新增四色凹版轮转印刷机、六色凹版印塑机、塑料粉碎机等,初步形成从原料粉碎、吹膜到印刷、热合等较完整的生产体系,年产印塑制品 101吨。同时,陆续增加分色照相机、制版机、电子打字机、放大冲洗机、烤版机、凸版轮转印刷机、不干胶印刷机等凸印、胶印及高级彩扩印刷设备。主要工序基本实现机械化与自动化,进一步增加了产品品种,使彩印向高档次发展。1989年,市内彩印产品已增至 400余种,在原有印制年画、挂历的基础上,又增加彩色画报、封签、名片、字贴等新产品的生产。
扑 克 1972年 2月,佳木斯印刷厂开始生产扑克。初期大部分为手工裱纸,年产量36万付。1974年赴沪学习先进工艺,并安装裱纸机。1980年成立扑克分厂,下设白料、印刷、亮油、成装 4个车间,形成完整的生产体系。1985年采用国内先进的生产工艺,生产能力迅速提高。1987年共生产18个花色品种的扑克牌800万付,产品曾销往英国、澳大利亚、香港等 11个国家和地区。其中 “7204鹿牌”扑克多次被评为轻工业部优质产品,“838金龙牌”扑克被评为省优质产品。佳木斯印刷总厂是黑龙江省唯一能生产扑克的厂家,也是全国扑克牌行业重点厂家之一。
其它印刷品 包括初期为学生用本、笔记本及表格、票证、信纸等,多系手工操作,设备简陋,印制质量粗糙。1957年后不断添置新设备,逐步实现半机械化、机械化操作,产量质量显著提高。品种增加财务帐簿、稿纸、信封、档案袋及各种学习材料、宣传资料等。产量达到1.5万令。1975年上升到16万令。1978年后产品增加到200余种。1980年,产量曾达 8万令。此后因社会小型印刷企业猛增,国营印刷企业零星产品承印量明显下降,年产量仅为 4万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