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糕点糖果 生产企业 1913年,佳木斯始有第一家私人糕点作坊“东茂盛”。1925年已达22家。1938年发展到44家(其中日本人 6家),从业人员共百余人。多为家眷店、师徒店,前店后厂,自产自销。此后,由于伪满洲国实行统制,原料断绝,均先后倒闭。
东北解放后,少数私营和个体糕点业恢复经营,但因粮油糖等原料短缺,未久皆转业。50年代仅存国营食品厂及致美香(回民)糕点店2家。60年代后,商业部门陆续开办3处附属加工厂点。70年代后,粮食系统陆续开办主食品加工厂点49个。80年代改革开放,新建了市食品二厂,同时各种经济类型的食品加工企业也得到了大发展。至1989年,市区共有独立核算糕点糖果企业6户,其它类型厂点 60余户,年产量糖果5 000吨,糕点、饼干、面包6 000吨。主要企业有:
佳木斯食品厂 1946年,市政府接管敌产“高原汽水厂”改建而成立的地方国营企业。40余年来几经扩建、改造,企业规模及生产能力逐步扩大。现厂址占地面积9 500 平方米,建筑面积6 800平方米,有职工455人,固定资产原值454万元,设备119台(套)。至1989年,糕点生产已发展到11个类40多个品种。糖果生产由过去的单一硬糖类,发展到 7个产品系列上百个花样品种。其中“双喜牌”糖曾被国家轻工业部评为优质产品。冰糖、白蜜奶糖、白熊奶糖、高梁饴糖,先后被评为黑龙江省优质产品。该厂具有年产糕点3 500吨,糖果2 500吨的能力。1989年实际生产糕点2 137吨、糖果2 337 吨。完成工业总产值900万元,实现利税121.8万元。
佳木斯食品二厂 1983年由佳木斯食品厂分离,而单独建立的综合食品加工厂。以生产优质糖果、汽水、豆粉为主,隶属于市轻工业局。1984年新建汽水二车间,1986年新建豆粉车间,生产规模逐步扩大。1985年投资 237.6万元,从南斯拉夫引进面包生产线,实现自动化生产。至1989年,该厂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 267万元,具备年生产糖果4 500吨的生产能力。后为适应市场变化,进行产品结构调整,由主产糖果逐步转向以生产速溶豆粉为主。1989年产糖果1 064吨,豆粉365吨,实现总产值610万元,利税52万元。
回民食品厂 原为1954年建立的回民食品生产合作社,1958年转为国营企业。是以生产糕点糖果为主,专营回民清真食品的厂家,隶属市商业工业公司。建厂初期厂地面积 45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平方米,职工24人,日产糕点200斤,年产值 2万余元。后经多年发展,企业规模逐步扩大。1989年,厂房面积已达4 125平方米,各种设备158 台(套),职工500人。生产糕点106个品种,年生产量2 412吨,总产值530万元,利税42.8万元。
儿童食品厂 1982年建厂,为三江地区生产规模较大的国营儿童食品加工厂家。厂房建筑面积4 000平方米,职工277人,设备68台(套)。具有年产糕点、糖果各1 000 吨的生产能力。1987年更新设备,产品品种增至 25种。其中J维牌多维糖、小儿钙质酥糖被评为黑龙江省优质产品。J维牌小蛋糕、动物电光球、薄荷卷糖、健美育智糖等, 先后被评为市优质产品。1985年工厂扩建,1988年产品增至43种,销往国内14个省、市、自治区儿童食品市场。1989年生产糕点740吨,糖果331吨,汽水7万箱,冷饮914吨。实现总产值525万元,利税22万元。
联营糖果厂 是以生产糖果为主的联营企业。1986年 6月,市牛奶公司开办糖果车间。翌年7月与上海益民食品厂实行联营,定名为联营糖果厂。由上海厂方负责技术培训,并转让“光明牌”商标。按年总产值 2%提取利润。1988年,从意大利引进夹心糖生产线,设计能力为年产夹心糖1 800吨。1989年新建厂房4 000平方米,当年生产糖果1 644吨。实现产值555万元,创利润29万元,税金30万元。
产品产量 旧时糕点糖果作坊仅能生产“大八件”、“小八件”、“核桃酥”等糕点及硬块糖等,质地粗糙,品种稀少。新中国成立之初沿续生产相同品种,年综合产量为100 吨左右。1953年,生产规模逐步扩大,年产糕点糖果超千吨。1964年后陆续更新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实现机械化或半机械化生产,但产品仍以大路货为主。80年代以来,人民生活提高,粮油糖料充足,糕点糖果业引进新设备,开发新产品,糕点品种由10数种增加到11大类40个品种50余个花样。糖果类也由只能生产硬糖,增加到60余个花色品种。 1989年,全市糕点生产6 000吨左右,糖果产量5 340吨。不仅满足当地市场需求,还销至国内 13个省。其中省优产品水仙牌冰糖,出口东南亚及香港地区。
经济效益 1949年,市区糕点糖果业产值仅 3万多元,利润2 000元。1959年产值705万元,利税182万元。60年代生产下降,1969年产值356万元,利税58万元。1979 年产值上升到920万元,利税44.4万元,80年代产值利税同步增长。1989年5个主要厂家实现总产值3 120万元,创利税297.6万元,分别比1979年增长2.4倍和5.6倍。
1989年糕点糖果企业生产经营情况 表9—20 单位:万元、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