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汽水冷饮

第四节 汽水冷饮



  饮 料 汽水生产始于1934年,时由日本人在佳木斯开办月姬汽水公司,年产汽水 800箱。1939年,日本人开办高泉汽水厂,年产汽水 3 000箱。1946年,两厂均由市政府接管,合并为兴佳汽水糖果厂,当年生产汽水521箱。1952年改称佳木斯食品厂。年产量1953年1.4万箱,1957年2.3万箱,1960年4.8万箱,1980年达 6.8万箱。改革开放以来,饮料市场打破了独家生产的局面,各类小型饮料厂纷纷开办。至1989年,市区共有国营与集体专业饮料生产厂家21户,职工2 300人,设备 92台(套),年产汽水及各种饮料415万箱,计25 000吨。 品种有百果汁型、果味型等数十种。多数厂家采用先进工艺生产,产品质量合格。佳木斯食品二厂生产的“水仙牌”汽水、市香槟酒厂生产的仙桃饮料等,先后被评为省、市优质产品。此外一批个体饮料业也应运而生,至1989年已有15家。但因设备简陋,技术、工艺水平较低,产品质量大多未达到合格标准。

  冷 饮 解放前仅有 4家私营冷饮厂,从事季节性小批量生产,产品仅有冰棍、冰糕两种。50年代开办佳木斯冰棍厂,1970年,市文化局开办文艺冰棍厂。至1989年,冷饮生产企业已发展至10家,产品有雪糕、冰淇淋、冰点等15个品种。主要厂家有:

牛奶公司冷饮厂 1985年,市牛奶公司与上海益民食品厂联营,1986年投产,产品有雪糕、冰棍、冰淇淋、冰点等 4大类13个品种系列。其中“光明牌”冷饮1987年获佳木斯市“晨星杯”大赛优胜奖。该厂为开拓市场,在市区按区街建立产销一条龙网点。1986—1989年先后安装大小冰柜60台,建立销售网点60处。产品销量在全市同行业占70%。1986—1989年共生产冷饮产品8 925吨。实现产值1 311.2万元,是东北地区较大的冷饮产品生产厂家之一。

  佳木斯市文艺冰棍厂 1970年建厂,隶属市文化局。工厂占地面积 1 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平方米,有职工36人。固定资产38万元,制冷设备 31.3万大卡。产品有冰棍、冰糕、冰点、雪糕、冰淇淋等 9个品种。1984年曾获卫生部、商业部等十部委和黑龙江省爱卫会授予的“卫生质量先进单位”称号。1985年被评为市冰糕质量第一名。年均产量 400吨,产值55万元,利税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