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航空
第四章 航空
沦陷时期,日本侵略者为加强殖民统治,大力扩展航线。在佳木斯先后修建机场 4座,成为伪满洲国东北部一个重要的航线交汇点。日本投降时,机场均遭破坏。新中国成立后,开始建立和发展人民航空事业。50年代初,将旧机场简易修复作护林机备降场。1958年成立佳木斯民用航空站,经营佳木斯经依兰至哈尔滨线航班运输及佳木斯至全国各地客货包机运输,同时担负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各类专业航空的指挥保障任务。30多年来,客货吞吐能力逐渐加大,1989年全年客运量0.7万人次,年运输总周转量23万吨公里,分别为1978年的1.5倍和 2.2倍。由于航线不出省,客货运输缺载情况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运输生产的发展。专业航空自1967年以后发展势头良好,经营种类渐多。尤其是农业航空规模迅速扩大。1989年,佳木斯民航站及省农场总局航空试验站农业飞行作业面积达875.8万亩,分别是1966年、1978年的 10.3倍和8.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