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专业飞行

第四节 专业飞行



  农业飞行 农业飞行始于1958年,第一个作业地点是友谊农场。当年作业面积3.48万亩,累计飞行时间42小时 7分。1967年,佳木斯机场成为合江地区及黑龙江省东部农业飞行的中转站和集中待命地,安—2型机停放多达20架。年作业面积增加到92.3万亩,累计飞行时间904小时。进入80年代,农业飞行规模进一步扩大。作业内容由单一的防虫救灾向综合服务转化。新增根外追肥,灭草,喷洒氮、磷、钾、微量元素及生长调节剂等项目。市区东西部的27个农场建有53个简易农业机场,其中 5处有固定水泥跑道。跑道长宽大部分为500×50米,可供运—5型飞机起降。1980—1989年平均年作业面积453万亩,年累计作业时间2 590小时。

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国营农场飞行作业情况(民航口)
  表10—28






  1985年,省国营农场总局成立农业航空试验站,在市西郊辟建机场。场内有水泥跑道、滑行道14 512平方米,停机坪6 144平方米,飞机库2栋、3 260平方米,指挥楼1 栋、562平方米。1986年接受澳大利亚国际援助署援赠的 5架“空中农夫”型飞机,开始农业飞行。飞行员和机械师均由沈阳空军部队选调。截至1989年,航空试验站有职工55人,其中飞行员12人,机械师14人。飞机10架,其中“空中农夫”4架、M18型5 架、教练机1架。 1986—1989年累计作业面积499.1万亩、飞行时间3 422小时。作业项目有苗前、苗期除草,追施铝酸铵,喷洒生长调节剂等30余种。

  其它专业飞行 护林飞行始于1953年,使用爱诺—45型机。飞行基地在哈尔滨、伊春,佳木斯为加油站。1967年,佳木斯机场始成为黑龙江省东部护林飞行基地,实行春秋两季巡护。磁测飞行与急救飞行始于1960年,航摄飞行与东北虎考察飞行分别始于1967年和1985年。截至1989年,约计进行护林飞行5 000余小时,磁测飞行近2 000小时,航摄飞行百余小时,急救飞行30余架次,考察东北虎飞行120余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