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报刊发行
第六节 报刊发行
1947年 1月,市邮电局开办报刊代销业务,代销《合江日报》、《东北日报》和《东北画报》等;2月,正式承办报刊发行业务,年内发行《合江日报》 7 500份,《庄稼人报》5 000余份。
1950年实行“邮发合一”。同年 3月,邮电局设立专职报刊发行机构,开始发行《人民日报》,扩大订销全国发行的报刊,年内发行报刊2.6万份。1954年增至3.2万份。1956年,市区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开始建立报刊发行站,设报刊发行员,负责本单位报刊收订及分递。1958年后,发行量激增,市区设报刊发行站 250余个,报纸期发数达5.6万份,杂志期发数达4.1万份。报刊发行密度为2.7人一份。《黑龙江日报》为45人1份,居全省第一。1960年,报纸期发数达3.4万份,杂志期发数达6.2万份。报刊流转额达4.84万元,居全省第一。同年 4月,黑龙江省邮电局召开 “黑龙江省报刊发行工作佳木斯现场会议”, 推广市邮电局报刊发行经验。“文化大革命”期间,报刊发行工作受阻。1968 年,报纸期发数降至2万份,杂志期发数降至1 000份。1971年后,报刊发行量逐年上升。1972年发行各种报刊4.6万份,平均7.9人1份。1974年,贯彻周恩来总理“关于扩大《人民日报》发行量”的指示,发行量加大。市区设报刊发行站700多个,报刊发行总数达10.6万份,平均4人1份。
1978年以后,报刊期发数平均每年以5.5%的速度递增。1983年共发行报刊2 180种,40.4万份,平均1.3人1份。自费订阅报刊流转额占71%。市内报刊发行站近干个。1985年后,受书刊费上调等因素的影响,发行量下降。1989年共发行报刊4 473种,11.93万份。对外发行本市出版报刊8种,6.91万份。报刊流转额431.8万元。
1957年,市邮电局开办报刊零售业务。1960年,市区有报刊零售网点 65处,其中门市部3处,城市支局(所)11处,公社支局3处,委办48处。年售报刊253种,96.7万份。1978年以后,报刊零售业务发展迅速,社会自办报刊发行网点增多。1980年,市区共有报刊零售网点60个,全年售出报刊220种,170万份,流转额达25万多元。1989年,市区有报刊零售点45个,流转额43.5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