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养殖基地

第四节 养殖基地



  养殖基地始建于1974年冬。首先建成和平大队和五一大队两个小渔场。1976年又建成松江和敖其两个较大渔场。经过80年代的大发展,现已形成环绕城区,近、中、远郊全面发展的布局。到1989年有国营水产良种场1处,区办集体渔场1处,企业办渔场2 处,乡(镇)办集体渔场7处,村办渔场21处。养鱼基地的年产量占全部池塘养鱼总产量的72%。另有专业户、重点户65户。主要基地场是:

  佳木斯市水产良种场 原为市水产养殖场,建于1963年。1987年改为现称。1970—1986年9月,场址设在佳木斯发电厂院内, 利用发电余热水进行草鱼、鲢鱼早苗的生产,共繁育早苗54 454万尾。后因发电厂扩建,场址迁至敖其镇永安村南2公里处,占地面积600亩。建成“三池”(鱼种池、成鱼池、越冬池)配套高标准鱼塘 250亩。为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是黑龙江省仅有的两家水产良种场之一,隶属郊区水产局。以生产鲤鱼良种为主。

  佳木期市郊区渔场 建于1985年,位于敖其镇兴利村南1华里处,占地面积3 000亩。是一个以渔为主,以副保渔,全面发展的区办集体渔场。建有“三池”配套鱼塘 2 000亩。场内附设冷库(容积150吨)、颗粒饲料加工厂、油坊及酒坊各1座。设备有颗粒饲料机 4台,各种型号增氧机126台,自动投饵器14台,是郊区渔业生产机械化程度较高的渔场。建场4年来,共为市场提供商品鱼150万公斤,提供大规格鱼种66万公斤,盈利34.7万元。1989年总收入161万元。

  猴石山渔场 系猴石山果树场创办。建有“三池”配套标准鱼塘 1 300亩。1981年,果树场将蛤蟆塘、涝洼地800亩改造成鱼塘,当年建池,当年投产,当年受益。1983年放养面积610亩,产成鱼5.5万公斤,产秋片65.4万尾,商品鱼2.4万公斤,平均亩产134.7公斤,盈利4 000元。此后,生产和效益节节上升。1989年投产面积942亩,其中成鱼塘面积700亩,鱼种塘面积242亩。总产量21.7万公斤,商品鱼17.9万公斤,成鱼平均亩产310公斤。总收入61万元,盈利21万元。设备有配套冷库1座(容积150吨),推土机2台,颗粒饲料机2台,增氧机10台,各类水泵10台。

  西格木乡渔场 是乡办集体所有制渔场,鱼池面积 1 110亩,建于1976年。该场为郊区较大的养鱼基地,每年提供商品鱼20万公斤左右。1989年,成鱼平均亩产 195.5公斤,提供商品鱼20.5万公斤。鱼种塘面积600亩,产鱼种127万尾。渔业总收入17万元,盈利5万元。

  敖其镇渔场 建于1975年,占地900亩,建成鱼塘面积533亩,有推土机 1台、增氧机15台、各类水泵14台。该场以渔为主,附设制酒、饮料厂。每年可产商品鱼 7万公斤左右。1989年养成鱼335亩,平均亩产305公斤;鱼种塘面积198亩,平均亩产150 公斤。成鱼总产量达 10.2万公斤,商品鱼7.8万公斤。总收入47万元,其中渔业收入40万元,综合盈利7万元。

  长青乡渔场 建于1975年。1989年有标准池塘167亩,其中成鱼塘100亩,鱼种塘67亩。成鱼塘平均亩产160公斤,产成鱼商品量1.6万公斤。总收入4.9万元,其中渔业收入4.4万元,综合盈利0.9万元。

  松江乡渔场 1975年建场,占地面积1 700亩,建池塘850亩,有推土机1台、增氧机5台、各类水泵3台。1989年投产面积520亩,其中成鱼塘面积270亩,鱼种塘面积250亩,成鱼平均亩产125公斤,产成鱼3.4万公斤,提供商品鱼2.3万公斤。总收入 30万元,其中渔业收入25万元,综合盈利10万元。

  大来镇渔场 建于1976年9月。有池塘222亩,其中成鱼塘150亩,鱼种塘 72亩。1989年放养面积222亩,产成鱼3.6万公斤,提供商品鱼3.3万公斤。渔业总收入12万元,盈利2万元。

  沿江乡第一渔场 1977年建场,有池塘290亩。1989年养成鱼200亩,鱼种塘面积90亩,产成鱼4万公斤,提供商品鱼3.4万公斤,总收入6.35万元,其中渔业收入6.2万元,盈利1.2万元。

  沿江乡第二渔场 建于1985年4月。有池塘200亩,年产商品鱼 2万公斤左右。1989年渔业总收入4.95万元,盈利7 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