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主要活动
第三节 主要活动
学术交流 1960—1964年,各基层学会组织学术讨论会、报告会、经验交流和学术考察等220多次,撰写学术论文500多篇。其中有52篇在省以上学会和刊物上发表。1964年,农学会举办水稻高产稳产技术交流会,宣读20篇试验报告和示范总结,为大面积推广水稻生产新技术提供可靠依据。医学会撰写医术论文100多篇,收集中医验方3.1万余个。进入80年代,各学会贯彻科技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坚持学术活动与生产发展密切结合,在学术活动的广度与深度上都有新的突破。1979—1989年,各学会举办各种学术活动1756次,参加人员93712人次,征集学术论文11741篇。其中有3427篇在全国和省级刊物上发表。有的论文还在国际学术界进行交流,产生较大反响。从1979年起,市科协在各学会中开展评选优秀论文活动,发给奖金。至1989年共评选5次,评出优秀论文2123篇,其中一等49篇,二等406篇,三等1668篇。自动化学会肖功培撰写的《电除尘电场极性的探讨》一文,指导研制成喷射炉碱回收静电除尘电源装置,获国家轻工部优秀科技成果奖。同期各学会邀请国内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有关专家教授139人来佳木斯市讲学,参加听讲的有7000多人次。医学会请北京病理学家讲学后,佳木斯医学院开展15种病理特殊染色工作;中心医院开展11种病理特殊染色工作,填补一项空白。科协编印《科技工作者建议》70期,有36篇文章被市领导和有关部门采纳应用。金属学会组织会员对低炭马氏体、辉光离子氮化等技术攻关,新工艺试验成功,应用推广后,机件使用寿命提高2~10倍,其它学会都帮助工厂企业就迫切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组织攻关。1981—1989年,市科协及各学术团体,先后邀请日、美、澳、印(度)、德等国26批、51名专家来佳木斯市讲学,帮助各学会科技人员提高业务水平。
普及科学技术 从1958年起,市科协和科普组织每年都组织宣传讲演。1959年,市科协组织机械工业先进技术经验交流队,深入13个工厂22个车间,进行技术表演“会诊”,推广先进经验85项,攻克技术关键17项。1965年,市科协与市科委、郊区举办大型农业展览。展出农副产品400多种,历时40多天,观众1.7万多人。1979年,市科协与文化局、文联开展科普美术作品征集工作,有38名美术工作者创作科普美术作品25件,29幅,选送省展出16件。随后创办一处长50米的科技画廊常年展出。实用美术学会于1984年举办实用美术设计展览,展出作品192件,评选优秀作品42件,送省展出21件。
在实用技术方面,70年代两次邀请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来佳木斯市传授推广“优选法”、“统筹法”。1978年组织“群钻”技术服务队,下厂教传技术,培训技术骨干300多人,解决技术关键问题30多项,生产效率提高2~10倍。此后,以节能为重点,交流推广可控硅等20多项新技术。1980年节电1377万度,节煤2.6万吨,节油2800吨。农学会和区乡科协开展送农业技术到千家万户活动,推广20多项农业、园艺新技术。组织放映科技电影1.1万多场,观众达70多万人次。从1984年起,市科协协同农委、科委在全市开展“三业”(种植、养殖、加工)高产夺魁竞赛活动。至1988年共选出市级以上高产大王91名,其中省级大王占20%。同年,市科协同市经委等单位组成创建科普车间领导小组。1989年在电机厂、联合收割机厂等单位创立科普车间开展车间科技攻关竞赛活动。联合收割机厂的科普车间,解决技术难题6项,创经济效益40多万元。
开展技术咨询 市科协于1981年成立联合咨询中心,组织科技工作者,广泛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内容的科技咨询和技术服务活动。至1989年共承揽咨询服务项目688项,实现646项,总收益206万元。其中包括组织科技攻关,承担部分工程设计和技术鉴定,为中小企业、乡镇企业技术改造服务;对基建投资项目审查,为银行贷款提供依据;翻译技术资料,为农村科技致富提供信息等等。
培训科技队伍 1959年,市科协与第一工业局开始创办一所业余科技学校,培训科技人员。至1961年,全市办起各类业余科技学校近百所,短训班181个,参加学习的达2万多人。1963—1965年,各学会举办各种专业技术培训班17个,参加学习的900多人。各大厂的科协组织,还分别创办业余大学、外文学习班、各工种学习班。1974—1976年,市科协与有关学术团体围绕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举办电子、机床设计、机械维修、节能、磁学疗法等专业学习班,培训专业人员。1981年经过考核有100名学员达到中专水平。1981—1989年,市科技培训中心共举办各类专业技术学习班300多期,培训学员2万多名。1984年,市科协派遣赴日本进修生31名,到1989年有22名按期回国。1987—1989年先后举办家电维修学习班42期,培训学员3100多人。还多次举办农业技术学习班,培训学员2594名,其中晋升为农业技术员的1092名。此外还办珠算、财会讲习班,培训一大批财会人员。
为科技工作者服务 1988年,市科协为强化尊重知识,提高科技工作者的社会地位,编印《人才荟萃》一书。介绍佳木斯市机械工程、机电电子、造纸、化工、土木建筑、农林水利等6大类317名科技人员的主要成就。在此基础上,向黑龙江省科协推荐编入《黑龙江精英》人选名单。1989年推选出8名,有防爆电机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尹传鉴,农科研所长、副研究员刘忠堂,省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化研究所长、高级工程师李永光,高级工程师、市政协副主席王文义,佳木斯造纸厂厂长、高级工程师孟祥海,佳木斯造纸厂高级工程师孙石麟,矫形外科康复医院院长、副主任医师秦泗河,佳木斯医学院主任医师张纶。为保证科技人员的健康,各级科协每年对科技人员进行一次身体检查,并组织科技人员外出疗养或短期休假。至1989年,市科协共组织683名科技工作者到北戴河、庐山、桂林等地疗养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