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主要活动

第二节 主要活动


  50年代初,市民主青年联合会主要任务是发动青年开展以搞好生产的实际行动,支援抗美援朝战争。50年代中期,动员青年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开展学习中共“八大”会议文件,进行文化学习;组织各界青年参加区街举办的各种业余学校,提高青年文化、政策水平。1958年,在全民大办工业中,市青联组织近万名青年投入社会主义建设高潮。有920名青年被评为省、全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1960—1962年,工业战线组织青年参加的大搞技术革新、提高产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为内容的增产节约运动。郊区农村青年,响应“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号召,踊跃投入农业、林业和水利建设,开展“五好”青年活动。1962年,全市涌现“五好”青年2000多名。
  70年代后期,市青联引导青年掀起“人人想四化、干四化、为四化奉献力量,争做新长征突击手”的竞赛热潮。至1979年,各条战线青年推出技术成果362项,提合理化建议1000多条,创增产节约价值3000多万元。
  进入80年代,开展为“七五”计划建功立业活动。全市青年实现近百项技术成果。在省以上刊物发表论文39篇,有11人荣获省、市劳模称号。1986年,市青联组成普法报告团,到工厂农村进行普法教育,宣讲16场,听众3000多人。为有劣迹、劳教青年捐书3000多册。同年8月,市青联组成科技下乡小分队,去同江市帮赫哲族发展科学技术。1987年4月,市青联会同有关部门,在全市个体劳动青年中进行政策、法制、职业道德教育,开展以“文明经商、文明办厂、文明卫生、文明服务”为内容的四文明竞赛活动。表彰一批文明厂店、摊床。同年6月,市青联组成龙江大地青年摄影考察队,历时1月,完成三江大地摄影考察任务,共拍摄照片450幅,在《三江日报》发表21幅,其它报刊发表11幅。1988年,市青联在全市青联委员中,开展“为振兴佳城献一计”活动。以提案方式,围绕精神文明建设,有利生产力发展,从本单位、本岗位出发献计献策。1989年5月,市青联召开青联委员为“七五”建设出成果做贡献事迹报告会,联合收割机厂工人刘双明等8名委员作先进事迹报告。同年,市青联加强自身建设,建立工作制度,组建各区工作组。1987—1989年,市青联连续3年被评为全省先进青联会员团体;马广有等3人被评为省优秀青联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