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佳木斯市残疾人协会

第五节 佳木斯市残疾人协会


  1962年,市建立盲人聋哑人协会设于市民政局内,残疾人工作由民政局负责。1962—1986年先后召开三届盲聋哑人代表大会。1987年,市政府决定成立市残疾人协会。6月9日召开成立大会,出席会议代表89人。会上讨论通过《市残疾人协会章程》;选举产生市残疾人协会委员会,委员39人,常委19人,名誉主席李福顺,主席石连城,副主席王化民、赵焕璞等7人。同时,成立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选出理事会理事71人。郭云飞为理事长,李承章等7人为副理事长。刘华为名誉理事长,崔世文等4人为副名誉理事长。通过《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章程》。
  1987年8月,市残疾人协会与佳木斯造纸厂残疾人分会被黑龙江省授予“先进残疾人之家”称号。同年10月,市残疾人协会被全国残联授予先进“盲、聋、哑人之家”称号。
  1989年,市残疾人协会与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合署办公。5个区均建有残疾人协会。各街道办事处设有残疾人分会,居民委建立残疾人小组。全市共有各种残疾人1.26万人,占人口总数3.5%。主要活动:
  开展建家作友活动 1987年以来,市残疾人协会广泛开展创建“残疾人之家”,与残疾人交朋友活动。要求各单位党政领导亲自抓残疾人工作,残疾人福利事业与社会经济发展一体化。市、区领导每人要为残疾人办一件好事,每年至少走访一户残疾人,检查一次残疾人工作。市、区每年召开一次残疾人运动会。市残联制发残疾人证,以保障残疾人享受规定的照顾。两年来,全市已初步形成关心残疾人的风尚。佳木斯造纸厂福利厂分会1988年为残疾人修建有坐便的公厕,给坐着工作的残疾人换上沙发椅,购买一台汽车为残疾人通勤用,给坐轮椅车的人每人补助250元,并新建“残疾人之家”活动室等。
  开展为残疾人募捐活动 1987年7—10月,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在全市为残疾人开展有奖募捐活动。在市长的带动下募捐近300万元。用此款资助兴建儿童福利院、特殊教育中心、儿麻外科矫形医院、脑瘫疗养院,使市残疾人福利康复事业配套成龙,向系列化方向发展。
  创办经济实体 1987—1989年,残疾人协会依靠社会力量,共创办经济实体26个,安置206名残疾人就业,年产值2000万元,创利润200万元。协会提取承包费10万元。
  兴建福利设施 1988年,市残疾人协会投资30余万元,兴建市残疾人活动中心,设有台球、录像室,以及文化娱乐器材。同年8月举办第一期哑人手语学习班,有24名残疾人工作者学会手语。同年10月举办残疾人康复知识讲座,参加学习的80多人,请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官员陈小羽女士和李树春教授主讲。活动中心每周四为残疾人活动日,新年、春节、国庆等假日举办残疾人联欢会。体育代表队参加省第一、二届伤残人体育运动会,均获团体总分第三名。永红区先后办起弱智儿童寄托站、残疾儿童康复站、区残疾人活动中心等。
  开展联检联评 1988年3月,市残疾人协会根据黑龙江省残协提出的标准,组织开展评选先进单位活动,向阳区、前进区、永红区、佳木斯造纸厂、佳木斯纺织印染厂、木材综合加工厂分会、前进区站前办事处、28居民委残疾人小组等被评为“先进残疾人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