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本宣战,15日苏联红军舰艇驶抵佳木斯码头,16日苏联红军第六三二步兵团进驻佳木斯。在苏联境内进行整训的抗联干部彭施鲁等40余人,受中共东北委员会派遣于9月3日随苏军到达佳木斯开展工作,彭施鲁任苏军佳木斯卫戍司令部副司令。1946年4月初,苏军回国。
  三江人民自治军 1945年I1月7日,中共中央东北局派孙靖宇等率部队800余人抵达佳木斯,成立三江人民自治军,受东北人民自治军总部领导。孙靖宇任司令员,戴鸿滨为副司令员。司令部驻中央饭店(第一旅社)。部队驻扎依兰。
  东北民主联军 1945年12月18日,方强等12名军政干部抵佳。中共合江省工委扩大会议决定,改三江人民自治军为合江人民自治军,成立合江省军区,统一指挥部队。方强为司令员,孙靖宇、戴鸿滨为副司令员。1946年初,合江人民自治军统一编为东北民主联军。合江省军区主要任务是肃清土匪,开展建党、建军工作,建立东北后方基地。1946年4月,苏联红军回国,合江省军区全面接管合江地区防务,并成立佳木斯卫戍司令部,彭施鲁任司令员,叶明任政委。8月,三五九旅进驻合江省协助剿匪(翌年初调走)。9月初,军区机关由依兰迁回佳木斯。调贺晋年任司令员,方强任政委,李荆璞任副司令员。军区直属3个团(警卫团、骑兵团、炮兵团),管辖4个军分区,总兵力1.4万人。其中4个军分区辖18个团,共约9000人。
  1947年6月,合江境内大股土匪被剿灭,军区所属部队陆续调往前方战场。7月,撤销4个军分区,依次组建4个独立团,为省军区的直属部队。1948年1月组建合江步兵一团,辖3个步兵营,兵力1200人,驻地蒙古力。一年后,调至抚顺与一六三师合并。
  1948年10月,合江省军区撤销,成立合江省军事部。其任务是组织训练人民武装,维护地方治安,动员组织参军、参战。1949年4月,合江省建制撤销,合江省军事部并入松江省军事部。
  军事学校及医院 解放战争期间,佳木斯是东北战场的后方基地,开办和迁入一批军事学校、军队医院。后随着战争的胜利,陆续迁出佳木斯。

  解放战争时期驻佳木斯军事学校
  表32—3



  解放战争时期驻佳木斯军队医院
  表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