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新中国成立后

第四节 新中国成立后


  第三○陆军医院抗美援朝期间,第三○陆军医院驻佳木斯,负责接纳从朝鲜战场转送来的伤病员,接收能力为1900张床位。官兵共500余人,隶属松江省军事部,1954年调防至长江以南。
  第五十六预备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十六预备医院于1954年11月4日迁来佳市。有1500张床位,官兵共569人,隶属黑龙江省军区,1957年迁走。
  三三九三部队 1954年10月,原公安大队改编为省公安2团,司令部驻佳木斯。辖3个营12个连,兵力2146人,驻防佳木斯、桦川、汤原、依兰、通河、勃利、富锦、桦南、萝北、抚远等14个市县。1966年6月30日改为省军区第二师第十团,代号三三九三部队。1969年3月调防至辽宁省。该部在驻佳期间,担负看押罪犯、维护治安等任务,多次受到上级机关的表扬。
  三○二六部队 该部所属某团驻佳木斯西郊三合屯,辖3个营。1966年3月15日晨,炮连战士刘英俊为保护6名儿童的生命,勇拦惊马,壮烈牺牲。其勇毅赤忱,深为群众钦仰。市政府为纪念刘英俊,修建英俊公园。
  佳木斯市人民武装部 前身是郊区人民武装部,建于1950年11月,编制6人。1954年10月,以郊区武装部为基础,组建佳木斯市兵役局,负责民兵、兵役工作。同年11月21日改为合江专区兵役局,管辖佳木斯及附近11县的兵役工作。局内设动员、预备役军官、统计、征集、民兵5科。1956年5月,合江军分区成立,专区兵役局撤销,恢复佳木斯市兵役局。1959年5月,根据中央军委命令,市兵役局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佳木斯市人民武装部。1986年6月30日,根据上级指示,佳木斯市人民武装部撤销,成立郊区、永红、向阳、前进、东风5个区人民武装部,列地方建制,受佳木斯市政府、佳木斯军分区双重领导。
  佳木斯军分区 佳木斯军分区前身是合江军分区,建于1956年5月25日。1985年初,合江军分区改称佳木斯军分区。分区机关设司令部、政治部和后勤部,下属若干部队。管辖佳木斯、依兰、汤原、桦南、桦川、萝北、集贤、富锦、宝清、绥滨、同江、抚远、饶河等市县的人民武装部。1986年6月,各县人民武装部改为地方建制,交各县(市)管理。
  二二四医院 于1957年12月组建,担任驻军医疗工作。隶属沈阳军区后勤部。1969年3月珍宝岛自卫还击作战期间,派62名军医会同地方32名医护人员组成战地医疗所,救治转治伤员226人,病员196人,荣立集体二等功。
  八一七七三部队 于1979年来佳驻防,为守备部队。隶属黑龙江省军区,下辖若干部队,分驻市区。驻佳以来,拥政爱民,积极参加市区建设,多次荣获上级褒奖。
  沈阳军区生产建设兵团 1969年由哈尔滨移驻,属沈阳军区直接指挥,担负黑龙江境内“屯垦戍边”,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任务。1976年撤销。
  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人民武装部 建于1978年7月,隶属黑龙江省军区。管辖牡丹江、哈尔滨、宝泉岭等11个国营农场管理局人民武装部,负责垦区民兵组织、训练、战备等任务。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佳木斯市支队 原称武警合江地区支队,建于1983年4月。1985年5月随地市合一,改称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佳木斯市支队,隶属省武警总队。管辖若干大队和直属中队,分驻佳木斯及各县(市),任务是看押犯人,维护治安。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佳木斯市消防支队 原为市消防大队。1965年8月,由职业制改为义务兵役制。1983年1月纳入武警部队序列。1985年11月改建为支队,隶属省消防总队。所属部队分驻佳木斯及各县(市)。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黑龙江省森林警察总队合江支队 始建于1957年9月。任务是负责国有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司令部驻佳木斯市,管辖若干大队,驻守双鸭山、桦南、鹤北等林业地区。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佳木斯边防支队 前身是1953年组建的武警合江地区支队中的边防局。1985年11月成立武警佳木斯市边防支队,隶属省武警边防总队。下辖若干边防大队,驻守边境地区,负责守卫任务。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黑龙江省武警总队第三支队 1984年4月组建。司令部驻佳木斯,管辖若干大队,分布市区及各县。任务是看押犯人,守护重点桥梁。
  此外,佳木斯市曾驻有市保安大队、八一九○八和八一五三六部队、省军区干部训练大队等。

  佳木斯军分区历任领导人
  司令员
  曹子平
  (1956.11—1966.5)

  李清正
  (1966.7—1970.3)

  曹建华
  (1971.7—1976.10)

  王世广
  (1976.10—1981.6)

  于殿臣
  (1981.6—1983.4)

  聂启元
  (1983.5— )

  政治委员
  李子文
  (1963.8—1965.12)

  曹荫蒲
  (1966.2—1970.5)

  赵熙敏
  (1969.2—1978.5)

  孙本有
  (1985.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