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凤英
金凤英
金凤英(1901—1938) 女,满族,又名金鹏年。1901年4月21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双城县一地主家庭,15岁入双城县第四女子学校学习。1922年春以优秀的成绩考入吉林省女子师范学校。学习期间结识同学张耕野,共同理想和对革命的追求将他们联结在一起。1927年冬,金毕业后到黑龙江阿城县中学任教。1928年1月4日,金不顾家庭反对,冲破门第观念的束缚,与张耕野结为夫妻。翌年8月,金随同张耕野一起来到佳木斯就教于西南门里小学。1930年,中共党员唐瑶圃来佳木斯开辟党的工作。具有进步思想的金凤英在党的教育影响下,进一步坚定了救国救民的意志,逐步走上革命的道路。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金凤英勇敢地投身于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救亡运动中,不畏反动当局的恫吓,组织学生走上街头,举行示威游行,愤怒声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罪行,唤起民众,支援抗日斗争。翌年5月,日军占领佳木斯,学校被迫关闭,师生停课。金面对如此恶劣形势,斗志益坚,积极参加党领导的各项秘密活动,表现了为民族解放事业而献身的勇气与决心。1933年,经过长期斗争考验后,加入中国共产党。
当时地下党急需设一秘密活动场所,以利于开展工作。鉴于金与其夫张耕野均系党员,住处又为独门独院,故将金宅作为党员活动联络点。金积极协助党组织工作,接待地下党来往人员,传递党的文件及有关情报。1933年秋,佳木斯各校复课。为了工作需要,党组织决定她辞去教师职务,专门从事党的地下工作。金毫不犹豫毅然告别讲台,在白色恐怖下坚持艰险的党的秘密工作。
1937年1月中共佳木斯市委成立后,金担任桦川中学党支部书记。其夫张耕野负责市委组织工作。中共北满省委书记冯仲云与下江特委负责人高禹民,经常在金家召开碰头会,传达上级党组织的有关指示。为了保证党的秘密活动和安全,金每次都精心细致地做好安全防卫工作,亲自站岗放哨,妥善收藏保管党的文件、资料,经常工作至深夜,完满地完成党组织交付的各项任务,从未出现差错。
1938年3月12日,日伪警察特务突然闯入金宅,进行搜查,追问张耕野去向。金遇变不惊,沉着应付,使敌人一无所获,悻悻而去。不久,市委书记董海云(董仙桥)向金及张宗兰(张耕野之妹)传达市委的部署:党内出现叛徒,敖其支部书记李恩举已被捕,立即通知所有党员做好一切应急准备,相互间不要联系,保守党的机密,销毁、转移重要文件。并告知如发生意外,金可带领全家回双城老家暂避。
3月14日清晨,张宗兰按市委指示在掩护下江特委联络员刘志敏转移返回时,发现周围街巷气氛异常,并出现可疑之人,立即与其嫂金凤英研究对策,金当即将萝卜挖空,内藏党的文件,由张宗兰外出安排人接应。当13下午共产党员李淑云扮成乞丐来金住处乞讨,金将藏有文件的萝卜交付李淑云。在张宗兰的掩护下,李安全离去,使党的机密文件得以安全转移。
翌日凌晨,日伪特务机关蓄谋已久的“三·一五”三江地区大逮捕事件发生。中共佳木斯市委书记董海云等共产党员和抗日救国会员相继被捕。此时,金凤英处境已十分危险。3月17日,金写信给张耕野,告之佳木斯形势危急准备去双城暂避的计划。3月20日,金与张宗兰一同领着家人绕道牡丹江去双城。途经哈尔滨时,跟踪的特务闯入旅店,金、张与敌人展开搏斗,身负重伤,遭敌逮捕。其三岁女儿当即被特务摔死。不久,金与张宗兰即被敌人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