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刘海

刘海


  刘 海(1911—1989) 原名刘冬生。1911年出生于江西永兴县一佃农家庭。1925年,年仅16岁即接受革命教育,积极参加农会并被选为村农民协会委员,从此开始革命生涯。先后担任模范少先队员、模范赤卫队长。19岁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乡苏维埃主席。1931年参加主力红军。1934年随中国工农红军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历任班长、副排长、指导员、营教导员、营政委、营长、团长、石家庄保警大队队长、公安二师六团团长等职。
  抗日战争时期,刘海所在部队驻守延安,执行保卫延安任务。在大生产运动中,王震将军率三五九旅赴陕北南泥湾开荒。刘海带领全营战士奋力争先创造出全营日平均开荒6亩的最高纪录。刘被评为三五九旅劳动模范并被授予劳模奖章。
  日本投降后,刘海投入解放战争。1947年2月,部队进入山西。当行至孝宁边界时,突然发现国民党散兵。刘立即组织兵力追歼,在激烈战斗中不幸负伤,子弹穿透左腮与颌骨。在当时医疗条件极其困难情况下,忍痛进行手术。全嘴换上假牙,以致遗留呃噎症。在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中,刘先后6次负伤,被定为二等甲级残废。新中国建立后,刘海先后任北京公安二师六团团长与步兵预备七师二十一团团长。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
  1958年春,刘海随预备七师从河南集体转业来北大荒,垦荒于黑龙江边。曾担任萝北农场场长、合江农垦局局长。在任农场场长期间,亲自率部跋山涉水勘踏荒原,确定生产队分布地址,带领农工,平地起家,艰苦创业,创建农场。当年即开荒I5万亩,生产粮豆65万公斤,园满地完成各项生产建设计划。
  1958年秋,萝北农场与萝北县合并,实行政企合一体制,刘海任农场党委书记兼县委书记。1963年农垦体制再度变动,成立萝北农垦分局,统管萝北境内5个国营农场,继续实行政企合一体制,刘海任分局局长兼农场党委书记、县委书记。
  “文化大革命”前,刘海调任东北农垦总局副局长。“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打成“三反”分子,身心遭受严重摧残。1969年6月,农场总局党委为刘海彻底平反。刘将其补发工资留下小部分为其子治病外,余皆交纳党费。
  1971年12月,刘海任合江地区体委副主任。不久,改任合江地区革委会副主任、合江专署副专员。1982年离休,1989年10月22日病逝,终年7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