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智擒“老战东”

智擒“老战东”


  民国初期,佳木斯东郊至富锦一带有两股势力较大的土匪。一股号称“老战东”,有匪徒300余人。一股叫“镇中华”,有匪徒200余人。后因两匪首气味相投,随合为一股,共聚集匪徒600余众。他们占据一方,骚扰百姓,抢掠民财,种植、贩卖鸦片,为害地方。
  1920年11月18日,“老战东”在洗劫密山县城后,又图谋袭击佳木斯。在探得佳木斯城防情况后,率大队人马从密山向佳木斯进发。
  当时,驻扎在佳木斯的官军是营长孙华堂统领的400名士兵,隶属于依兰镇守使、吉林省第四旅旅长李少白麾下。李少自得到这股土匪来袭佳木斯的紧急消息后,立即命令孙华堂率兵出城迎击。同时又派韩营长率300名士兵与孙配合夹击。“老战东”闻知官军已出城迎战,遂命匪队晓宿山林、夜走蹊径,乘虚而入。天近傍晚,匪队侵入佳木斯南岗强家屯,准备攻城。
  11月19日夜11点左右,匪队抵近佳木斯东南炮台。炮楼中担任守卫的四五名自卫团团丁正在赌博。匪队乘机悄悄地在壕沟上架起木板浮桥,出其不意闯入炮楼,将团丁缴械;然后大开城门,一拥而入。一时枪声四起,火光肆虐。守城的自卫团和警察在惊慌失措中抵挡不及,从西、北门撤往城外。翌日,全城被匪队占据。
  匪徒进城后,一夜之间抓绑人票400余名;抢掠福顺恒、福丰号现款4万余元。闹得鸡犬不宁,百姓惊恐万状。此时,官兵已集聚城外,沿城布防,形成围困之势。其时,原桦川县知事孟广钧寓居镇内。孟与“镇中华”同乡,有过交往。为减少商民伤亡,孟主动出面对匪首进行劝降,往来于官兵与匪队之间进行调停。前来指挥剿匪的李少白旅长同时向奉天大帅府电请处置办法。奉天回电:可收编,任匪首为营长,其他头目任连、排、班长,其余匪徒编为士兵。装备、军饷均由奉军供给。并派奉军团长郭松龄等率部赶来佳木斯。指挥部设于西郊三合屯。
  郭松龄到佳木斯后,立即派出代表与匪首谈判。“老战东”贼心不死,企图诈降,提出可投降但不能改编队伍为条件。军方不准,意欲强攻。孟广钧再次向匪队劝降,匪首妥协。11月2日,奉军将匪队按营、连、排的建制改编完毕。11月5日,匪队因第三号头目“托天”不满意改编后的职位发生内讧,出现混乱。城外官军见势立即攻城。匪首借口官军“不讲信用”,扬言放火烧城。孟广钧又一次出面进行调解,匪队承认祸从“托天”引起,双方停火。几天后,“老战东”与“镇中华”两匪首率20多名全副武装的护卫,应约到同源德粮栈与官方会晤。官方将匪首与护卫分室接待。在寒暄中,早已埋伏好的士兵蜂拥而入。猝不及防的“老战东”与“镇中华”匪首束手被擒。在另一房间的护卫匪兵亦被全部缴械。
  匪首被擒后,匪众仍负隅顽抗,官军联合发起强大攻势。匪队招架不住,将抓来的数百名百姓用铁线拴在一起,组成人墙,围在所占据的商会和同源德商店外,企图阻挡官军的射击。但终于在官兵强大压力下,被迫挟持人质、携带财物,从西门狼狈逃窜。
  奉军剿匪获胜后,张作霖派卫队旅旅长张学良亲自到佳木斯慰劳官兵,祭奠阵亡将士。在追悼大会上,张学良代读了张作霖大帅的祭文。宣布将“老战东”与“镇中华”匪首押上断头台,当众斩首。两匪首的首级被分挂于东、西城门示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