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经济作物 勃利种植经济作物主要是亚麻、甜菜、烤烟、药材、苘麻、油料等。
亚麻 1938年勃利建立亚麻厂,开始种植亚麻。平均每年种植6万亩左右,年产6900吨,产值300万元。
亚麻种植面积、产量、产值一览表
甜菜 从1956年开始大面积种植,主要是为佳木斯友谊糖厂提供制糖原料。1957年全县种植39450亩,总产达到2.25万吨,平均亩产0.5吨,后来由于生产队对甜菜生产管理不善,亩产逐年下降,加上粮食生产高指标、高征购,停种4年。1983年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民为了增加经济效益,于1984年恢复甜菜种植。1985年全县种植2.2万亩,总产2.1万吨,产值170万元。
烤烟勃利烤烟种植是经过多次试种成功之后,开始大面积种植的。1960年在小五站东、西村试种,供应市场。1972年又在小五站东、西村、驼腰子、庆云4个村和吉兴的合庆等5个生产大队,共试种300亩,秋收烤烟5万斤;1976年发展到全县14个公社,114个大队,333个小队种植,秋季收购烤烟372万斤,产值170万元。
烤烟种植统计表
单位:亩、斤、元
续表
中草药 1965年大四站公社福兴大队的副业队开始种植中药材,当年播种人参1亩,党参3亩。1966年相继有小五站公社驼腰子大队,吉兴公社义和大队建起了人参、平贝、黄芪、党参种植基地,到1968年已发展到28个药材基地,种植面积达51亩。到1980年全县药材基地192个,向国家交售人参、细辛、平贝、党参、黄芪、桔梗等药材72828公斤。1982年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药材基地由集体经营承包给专业户。1985年全县药材生产专业户66户,种植药材较单一,仅有人参、细辛、平贝3个品种,其它品种逐渐减少。
中药材基地生产情况
单位:亩、斤
续表
果树 果树栽培从1958年开始。全县第一个果园建在抢垦村,面积达300亩。60年代全县果园由5个发展到30个,果园面积达7500亩,产各种水果1.1万担。最高峰是1970年,果园发展到56个,果园面积1.05万亩,产果2万担。既增加收入,又活跃市场。1973年以后,由于生产管理不善,病虫危害严重,不少果园相继毁灭,到1985年全县比较成型果园仅剩1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