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专业教育

第五节 专业教育


  师范学校勃利县于1956年秋季,创办师范学校,校名称勃利初级师范学校,校址位于现职业高中,当年招收初师6个班,学制3年,简师4个班,学制1年,每班50人,共招生500人。在全合江地区7个市县范围内招生,1958年招中师班2个,学制3年,校名改为勃利师范学校。1962年全省师范学校调整,勃利师范学校被撤消。初师学生合并到县一中、二中、三中(倭肯);中师班学生合并到一中为附属中师班,毕业后全部分配工作。勃利师范学校共为合江地区各市县培养输送了800多名中小学教师。
  农业大学 1958年县创办农业大学,办学宗旨是:培养又红又专的农业技术中等专业人才。设农学系和畜牧系,每个系45名学生,学生是合江地区统一招生录取,毕业后全地区分配。1959年调整后改为中等专业学校,校名勃利畜牧中专。同时,还有一个附属农业学校,本县招生。在调整时期均停办。
  勃利五七大学 1970年5月7日建校,校址在勃利镇郊区,设畜牧、农机、水利、医卫、文科、理科6个专业,每个专业1个班,每班学生40人,学制2年,1972年学生毕业,学校停办。勃利五七大学在1975年7月21日重新建校,校址设在党校,最后搬迁到九龙沟,设有财会、水利、医卫、化学、农机、农学、师资7个班,每个专业一个班,共有学生280人,学制2年。招对收象是社来社去,主要是为农村培养中专人才。1978年设有4个专业,医卫、化学、农机、水利每个专业1个班,共有160名学生。1983年3月经省批准,该校改为农民中等技术学校,是为农村社队培养农业管理干部及农业技术人员的中等专业学校。当年招生2个班,学制为2年。主要学农、林、牧、副、渔等经济管理知识,学员经过公社推荐,文化考试合格方能入学,学生在1984年毕业,1985年停办。
  技工学校 教育宗旨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能掌握一定生产技能的工人。1978年11月25日建成,校址位于原县五七大学旧址,1979年新建校舍,地址在大修厂后院,当年招生1个班40名学生。1980年后,学校每学期招收2个班,每班40人。招生只限于城镇和农村吃供应粮的初、高中毕业生。招生由全省统一命题,县劳动局和县招生办公室负责考务工作,技工学校的课程分文化课和技术理论课及生产实习课。建校7年来培养出近400名学生,全部分配在县内工矿企业。
  职业高中 勃利县职业教育是1981年秋季开始的。当年开课的有一轻职高、二轻职高、商业职高、粮食职高、供销职高、林业职高。学制2年,每年招生6个班,每班人数不等。最多1个班76人,最少是33人。同年县政府在原第三中学办起勃利县职业高中,1983年后,每年招生2个班,每班60人,教材采用辽宁省职业高中教材,1984年改用全国普通高中教材,此外,还开设财会班、缝纫班、木工班等专业。1985年增设幼儿和美术专业班。
  1984年,全县职业高中一年级,有9个班,在校学生486人,二年级7个班,学生375人。
  农业技术高中 勃利农业技术高中建于1984年,校址位于原荣光小学。当年招生2个班,90名学生,学生主要来源于各公社中学毕业生,学校有食堂、宿舍、会议室、实验室、图书室。
  中医师徒学习班 县中医院从1965年到1977年10月共招收4期中医学员84人(其中:牙科技工10人),学制3—5年,师资由本院有声望的老中医任教,授课内容有《中国医学史》、《中医学基础》、《汤头歌诀》、《四百味》、《濒湖脉学》、《内经》、《瘟病条辩》、《医宗金鉴》、《金匮要略》、《医学心悟》。临床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毕业后由县政府发给毕业证书,分配县内各医院工作。
  县医院办学 1959年至1966年县医院共培训学员3期,170人,学制1年,毕业后,由县卫生局发给毕业证书,全部分配在卫生系统工作。
  医士班 1960年12月县医院举办了医士学习班,学员40名,学员来自县内医院。办班的目的是提高业务素质,开设的课程有:解剖、生理、病理、药理、生物、物理诊断、X线诊断、拉丁文、内科、外科、妇科、生化、传染病科等。教师由县医院的医生担任。1961年12月毕业,由县卫生局发给毕业证书回单位工作。
  医疗卫生班 1966年7月县医院开办了1期医疗卫生专业班,学员33名,学员均来自各公社的生产队,由大队选送入学,结业后回各大队任乡村医生。讲师由佳木斯医学院各教研室的讲师担任。开设解剖、生理、病理、生化、药理(含拉丁文)、微生物、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传染病等。1968年12月毕业,由县卫生局发给毕业证书,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
  勃利县卫生进修学校 于1981年5月16日建立,配专职干部3人,开设课程分两大部分,一是基础课:解剖、生理、病理、药理、拉丁文、生化、生物、微生物、寄生虫;二是临床:内科及护理、外科及护理、妇科及护理、儿科及护理、传染病及护理、五官科及护理,另外还讲授中医学、针灸学等。
  勃利县教师进修学校 建于1952年,是培训教师,提高中小学教师文化、业务水平的中等师范性质的学校。学校设有5个部分:进修部,负责中师班的教学工作和结合小学业务进行岗位培训,以提高小学教师的文化水平和教学能力;干训部,负责培训中学主任、小学校长、主任级干部,进行哲学、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管理学等理论的教学工作,以提高教育行政干部的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教研部,负责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研究工作,通过经验介绍,典型课示范及调查研究等活动提高教学水平;电教部,负责电化教学工作,搞电化教学研究不断地推动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办公室,负责学校的教务和总务工作。全校共有教职员工35人,学校在师资培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至1985年,初师培训1450人次,毕业125名;中师函授培训2届,毕业学员635名,文科结业480名;干训部举办3期干训班,共培训1校长、主任69名。
  1983年,东北三省巡回检查团来勃利县教师进修学校检查,教师进修学校被评为省级1类学校(全省只有14所)。
  勃利电大 勃利电大工作站建于1979年2月,建站初期,附设在教育局工农业余教育股,以后分开。电大开设的专业有:中文、党政干部管理、物理、英语、数学等。到1985年中文专业毕业106人,物理专业毕业18人,数学专业毕业8人,党政干部专业毕业42人,英语单科结业12人。电大有1400平方米的三层教学楼,有电视机7台,录音机8台,录像机2台,微机6台,资料与藏书价值3万元,初步实现了备科教学手段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