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市场管理
第二节 市场管理
1986年,工商行政管理人员按照《城乡集市贸易管理条例》、《市场管理细则》、《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先后对全县各市场进行了10余次的检查。在检查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但保证了市场的管理工作,而且解决了大量问题。全县市场都达到了摊床亮化经营、明码标价,上市食品实行了检疫制度,出售熟食品实行信誉卡。在检查中对个别哄抬物价、欺行霸市、短斤少两的,用低劣商品欺骗消费者的商贩进行了严厉打击,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利益。全年共查处短斤少两的商贩40余人,处罚以假充真的33人。1987年,随着城乡经济的日益繁荣,上市人员大量增加,上市品种不断增多,上市量也随之增加,交易场地也有了增加和扩大。全县有市场12处,其中农贸市场6处、工业品市场1处、综合市场5处。为了管理好市场,向市场管理人员进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要求管理人员要知法、懂法,做到依法管理、文明管理。年初对整个市场秩序进行整顿,取缔无证经营商贩170户,制止擅自扩大经营范围的20户,取缔场外交易点3处,清理不合格摊床102个、售货车6辆,收缴不规格计量器8件,并对9户不按规定检疫和80户高价出售猪肉的商贩给予了处罚,批评教育违章商贩32人次。组织召开了“伪劣假冒商品展览会”,将近几年查处的一些伪劣商品进行展览,前来参观的群众达5000余人。全年集市贸易成交额达992万元,比1986年增长了150%;总收入83.7万元,比1986年增加了6万元。1988年,工商部门投资15万元、架设农贸市场顶棚1150平方米;又投资4000元,扩建了市场,面积达800平方米,改善了市场环境。为了给上市人员提供更多的服务,在集贸市场内增设了便民设备,建立了信息板和物价参考板。并与各兄弟县建立了协作关系,引进各种瓜果蔬菜30余万斤,充实了市场,调解了余缺,平抑了物价,满足了人民生活的需要。设立了公平秤,有专人负责,对市场交易起到了监督作用。
1990年,为了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合法经营,打击违法行为,工商部门组织开展了文明竞赛活动。制定了“五定五包”、“四负责”的文明管理竞赛责任制,“五定即:定人员、定业务、定岗位、定责任、定奖惩;“五包”即:包政治思想、包监督管理、包优质服务、包市场秩序、包完成任务;“四负责”即局里负责市场管理股,市场管理股负责各市场管理所,市场管理所负责各行业组长,各行业组长负责上市从业人员。每月一检查,评比未达标的扣分,达标的满分,超标的加分。年终根据总分评名次给予奖励。为了便于市场管理,对上市经营者按行业要求统一着装。还开展了组与组、从业者与从业者之间的“六比六看”、“七做到”竞赛活动。“六比”是:比经营水平看贡献、比服务质量看信誉、比文明礼貌看举止言行、比思想道德看遵守纪律、比团结看邻里关系、比卫生条件看周围环境。“七做到”即:做到证件齐全、做到亮证经营、做到明码标价、做到货真价实、做到买卖公平、做到食品卫生、做到计量标准。为了使各个组学有样板,赶有目标,设流动红旗2面,半月一评比,对做得差的挂黄牌警告。全年评选出文明市场管理员11人,文明个体工商户120户。中心农贸市场荣获了省级文明市场的光荣称号。这一年,集市上发生了4个变化:一是物价指数为1.03%,按目标管理的7.0%,下降了6个百分点;二是市场建设逐渐规范化;三是卫生达到一天一净;四是各基层市场的基础建设和管理方面都有很大提高。全年从业人员1500人,成交额达4945万元,收缴市场管理费36.9万元、摊位费13万元。
1995年,工商部门坚持“因势利导,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布局合理,政府牵头,多方兴建,工商部门统一管理”的原则,支持和鼓励社会各界兴办各类市场,以促进市场的发展和繁荣。财政拨款12万元,工商局筹款14万元,共建日用杂品市场一处。全县有各类市场10处,开办农村集贸大集13个,集市贸易成交额2560万元,收取市场管理费31.1万元、摊床费1.3万元。1996年,在抓好集贸市场建设的同时,又建起旧物、畜牧、交易、机动车出租、劳务等专业市场5处,为停产企业和倒闭企业的特困职工办扶贫市场1处,免收税费。在工商所和市场管理所中实行“摊位分配、收费标准、办照程序和案件查处程序四公开,严厉打击了欺行霸市,强买强卖、哄抬物价、假冒伪劣,出售有毒有害肉食及制品等不法行为。全年共查处集市违章违法经营行为60余人次,收罚没款2万元,没收不合格计量器具50件,没收违法经营商品及假冒伪劣过期变质食品和物品折合人民币6万元,没收带有淫秽内容的录像带83本,没收带有赌博性质的电路板7块,清理无照经营商贩11人。在深入开展“公平交易执法年”活动的基础上,重点对化肥、农药、种子、石油、医药、木材交易市场进行了监督管理,查处非法倒卖经营化肥、农药的商贩20余人次,没收劣质化肥14吨、农药86瓶,罚款4000元;查封假菜籽200公斤;取缔不符合标准的加油站6个,没收气油、柴油36吨,没收润滑油1500公斤;没收假药品价值6万元;对非法传销活动进行了清理、取缔。又对全县12个乡、4个镇、1个林业局、4个劳改劳教农场、8个国营林场、1个国营农场的国有集体企业、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的物价、计量、商品进行了检查,共检查1740户,收缴罚没款42万元,没收超期罐头212瓶、超期食品61包、变质罐头198瓶,超期饮料、啤酒和假烟、假酒、劣质化妆品40余箱,并全部销毁。按照工商管理所工作条例和规范化建设标准,工商局所辖的3个分局、2个工商所、7个市场管理所全部达到标准。
1997年,又兴建了机动车交易市场、木材市场、旧物家具市场和一处农贸市场,并制定了《机动车辆交易管理办法》、《五大连池市木材市场管理办法》、《旧物家具市场管理办法》、《农村集贸大集建设规划》、《关于加强房屋租赁经营管理登记和管理办法》等。在全市14个乡(镇)建立大集14处,上市业者超过1000人,成交额达590万元。上半年为把五大连池市建成矿泉旅游名城,重点对风景区内的个体工商户进行了专项清理整顿,并制定了《五大连池市旅游市场和景区个体工商户监督管理办法》,取缔无照经营商贩17人。
2000年,在进一步促进市场有序的建立和完善的基础上,为扩大内需做贡献,本着谁建市场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社会各界和外埠人员到五大连池市投资兴建各类市场。到年末,全市有各类市场37处、农村大集16个。城乡有近5000名商贩进入集贸市场和城乡农村大集从事交易活动,商品成交额767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