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区情概况

区情概况


  【地理位置】 大兴安岭地区是祖国最北部边疆,地处黑龙江省西北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大兴安岭山脉的东北坡,处于根河与嫩江两条地震大断裂带上。地势呈西高东低,位第一阶梯第二阶梯及其结合部,南北走向的中山系大兴安岭山脊以东为第一阶梯地,以西为第二阶梯地。全区为多年冻土带,处多年冻土带南部。盘古河以西及河源南向东直线以西为大片多年连续冻土带,其它为岛状多年冻土带。位于东经121°12'至127°00';北纬50°10'至53°33'。东西横跨6个经度,南北纵越3个纬度。
  (刘庚正)
  【政区面积】 全区总面积835.12万公顷,政区跨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属黑龙江省行政区面积为647.80万公顷,占全区总面积的77.57%;属内蒙古自治区行政区面积为187.31万公顷,占总面积的22.43%,总面积相当于浙江省的总面积。政区北为黑龙江上中游水域,与俄罗斯隔江相望;东南与黑龙江省黑河市、嫩江县接壤;西南与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毗邻;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左旗为界。区内国境边境线为界江主航道中心线,全长791.5公里。政区东西最宽直径为450公里,南北最长直径为500公里。大兴安岭行政公署和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林管局)所在地加格达奇区,距首都北京2131公里(铁路交通),距省城哈尔滨719.5公里(铁路交通)。
  (刘庚正)
  【林业施业区】 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林管局)施业区位于大兴安岭山脉东部林区,经营总面积为822.46万公顷,林业用地760.79万公顷,有林地面积653.15万公顷。其北为国境界江;其东南与黑龙江省嫩江县国营林场管理局施业区为邻;其西南与内蒙古森林工业(集团)总公司大杨树林业局施业区毗邻;西与内蒙古森林工业集团阿里河林业局、满归林业局施业区毗邻;东与黑龙江省黑河市国营林场管理局施业区毗邻。施业区内设松岭、新林、呼中、塔河、十八站、韩家园、阿木尔、图强、西林吉、加格达奇10个林业局进行采伐、资源培育和资源保护。
  (刘庚正)
  【地质地貌】 地史 大兴安岭地区系新华夏系第三隆起代北段之地质带。上元古代时期,系原始海洋的蒙古海漕,属早期地质构造中“五台运动”的产物。
  古生代时期,在“加里东”地壳激烈运动中,区内出现海陆交汇地层。至石炭纪和二迭纪,经过“海西运动”,海水东泄退出,全区上升为陆地,形成大兴安岭褶皱带与伊勒呼里山系雏形,呈北东、南西走向。
  中生代时期,侏罗纪后期至白垩纪初期的“燕山运动”,使本区出现强烈褶皱、断裂和火山喷发,加之西伯利亚板块与中国板块挤压、相撞,大兴安岭褶皱带进一步上升,形成新华夏隆起带和阶梯式断裂带,主轴呈北北东向展布。
  新生代时期,早期第三纪大兴安岭隆起带和区域断裂带,继续稳步上升。受长期侵蚀和剥蚀,出现“兴安期夷平面”。“喜玛拉雅运动”使本区出现新褶皱、大断裂,火山喷发激烈,出现黑龙江、呼玛河、多布库尔河、甘河、盘古河等多处断裂带。至第四纪及其尔后,大兴安岭继续缓慢上升,发育成大兴安岭山脉和断裂带及河谷地带。
  地质 元古代晚期浸入岩,分布于呼玛地区。呈岩基或岩株状产出,由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片麻状斜长花岗岩和片麻状白岗质花岗岩组成。
  古生代加里东期浸入岩,分布于伊勒呼里山和呼玛地区。以岩基和岩株产出,主要由斜长花岗岩、白云母花岗岩组成。
  华里西晚期浸入岩,分布于全区。多呈岩基状产出,由黑云母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白岗质花岗岩、斜长花岗岩和石英闪长岩组成。
  中生代燕山期浸入岩,主要分布于呼玛地区和漠河地区。多呈岩株、岩墙或岩脉状产出,由黑云母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白岗质花岗岩、花岗斑岩、橄榄岩和辉长岩组成。
  伊勒呼里山以南为岩浆岩。
  地貌 大兴安岭东北组兴安山地属地型区,兴安岭山地与台原中的兴安岭北部台原地貌区。西部为高纬寒冻地貌类型区,东部为高寒侵蚀地貌类型区。地貌由中山、低山、丘陵和山间盆构成。中山有山脉形态,但分割较碎。低山山形圆浑,地面零碎,较丘陵分布规则。全区地形总势呈东北——西南走向,属浅山丘陵地带。北部、西部和中部高。平均海拔573米;最高海拔1528米,系伊勒呼里山主峰——呼中区大白山;最低海拔180米,是呼玛县三卡乡沿江村。伊勒呼里山西东走向,横卧本区,东低西高,400公里长,系黑龙江水系和嫩江水系的分水岭。中山区相对海拔300~500米,分布于本区西部和中部的新林区、呼中区、塔河县。山体由一系列宽缓复背斜组成,地形起伏大,切割深。低山区相对海拔200~300米,主要分布于岭东的呼玛县和岭南的松岭区、加格达奇区。山体浑圆,山坡和缓,坡角一般为15~30度。丘陵区相对海拔50~200米,分布于东部、南部和北部。地面呈岗阜状起伏,坡长而缓,坡角一般为10~15度。山间盆地,分布于全区河谷地带。河谷宽阔,谷底狭窄,直线河谷较多。
  (刘庚正)
  【行政区划】 大兴安岭行政公署辖3个县4个区,23个镇,12个乡,6个城镇街道办事处,93个社区,80个村民委员会。
  呼玛县辖2个镇,6个乡,54个村民委员会,即呼玛镇、韩家园镇;兴华乡、北疆乡、白银纳乡、鸥浦乡、金山乡、三卡乡。
  塔河县辖3个镇,3个乡,11个村民委员会,即塔河镇、盘古镇、瓦拉干镇;依西肯乡、开库康乡、十八站乡。
  漠河县辖4个镇,1个乡,7个村民委员会,即西林吉镇、兴安镇、图强镇、劲涛镇、漠河乡。
  加格达奇区辖2个乡,6个城镇街道办事处,31个社区,8个村民委员会,即加北乡、白桦乡;卫东街道、红旗街道、曙光街道、长虹街道、东山街道、光明街道。
  松岭区辖3个镇,即小扬气镇、古源镇、劲松镇。
  新林区辖7个镇,即新林镇、翠岗镇、塔源镇、碧洲镇、宏图镇、大乌苏镇、塔尔根镇。
  呼中区辖4个镇,即呼中镇、碧水镇、呼源镇、宏伟镇。
  (刘庚正)
  【林业区划】 林业部所属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林管局)辖10个林业局,60个林场(经营所)。
  松岭林业局(驻小扬气镇)辖5个林场,即绿水林场、古源林场、大扬气林场、壮志林场、新天林场。
  新林林业局(驻新林镇)辖8个林场,即塔源林场、宏图林场、新林林场、大乌苏林场、碧洲林场、翠岗林场、塔尔根林场、富林林场。
  塔河林业局(驻塔河镇)辖6个林场,即瓦拉干林场、蒙克山林场、塔林林场、绣峰林场、盘古林场、沿江林场。
  呼中林业局(驻呼中镇)辖6个林场,即雄关林场、呼源林场、苍山林场、宏伟林场、呼中林场、碧水林场。
  阿木尔林业局(驻漠河县劲涛镇)辖6个林场,即长山林场、依林林场、龙河林场、兴安林场、红旗林场、青松林场。
  图强林业局(驻漠河县图强镇)辖7个林场,即奋斗林场、二十八站林场、育英林场、壮林林场、潮河林场、卧龙河林场、潮满林场。
  西林吉林业局(驻西林吉镇)辖5个林场,即河湾林场、前哨林场、河东林场、古莲林场、金沟林场。
  十八站林业局(驻塔河县十八站乡)辖5个林场,即十八站林场、查班河林场、小根河林场、白银纳林场、永庆林场。
  韩家园林业局(驻呼玛县韩家园镇)辖2个林场,即韩家园主伐林场、新街基林场。
  加格达奇林业局(驻加格达奇区)辖10个林场,即古里林场、白桦林场、东风林场、翠峰林场、跃进林场、多布库尔林场、达金林场、大黑山林场、大子扬山林场、罕诺河林场。
  黑龙江省所属大兴安岭行政公署营林局系统辖3个县林业局,6个林场。
  呼玛县林业局(驻呼玛镇)辖十二站林场、三卡林场、金山林场、嘎拉河林场。
  塔河县林业局(驻塔河镇)辖二十二站林场。
  漠河县林业局(驻西林吉镇)辖漠河林场。
  (刘庚正)
  【人口资源】 2003年全区人口出生率6.07‰,死亡率3.43‰,人口自然增长率2.64‰。年末全区总人口527797人,其中城镇人口476523人,占总人口比重90.3%;乡村人口51274人,所占比重为9.7%。男性人口272092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1.6%;女性人口255705人,所占人口比重为48.4%。0~14岁人口79856人,占总人口比重为15.1%;15~64岁人口415693人,所占比重78.8%;65岁及以上人口32248人,所占比重6.1%。
  (刘庚正)
  【从业人员】 2003年,全区年末从业人员105736人,其中企业人员89185人;事业单位9474人;机关7077人。全部从业人员中农、林、牧、渔业66220人;采矿业622人;制造业4798人;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5704人;建筑业6173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2084人;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1108人;批发和零售业1066人;住宿和餐饮业230人;金融业2170人;房地产业293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151人;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1263人;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650人;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42人;教育业3045人;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1569人;文化、体育和娱乐业399人;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业7149人。
  (刘庚正)
  【少数民族】 大兴安岭地区有满、蒙古、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俄罗斯、回、赫哲、锡伯、柯尔克孜、土家、侗、朝鲜、壮等26个少数民族,人口20813人,占全区总人口3.94%。鄂伦春族系世居民族,主要居住塔河县十八站和呼玛县白银纳两个鄂伦春族乡,人口1034人。其它少数民族大多数是自1965年开发大兴安岭以后陆续迁入的,人口分布在全区各地。
  (刘庚正)
  【土地资源】 全区土壤为中国大兴安岭北部森林土壤区,主体区的西部为寒温带森林土壤漂灰土(棕色针叶林),东部为暗棕土(暗棕色森林土)。2003年年末全区土地面积124462575.8亩,其中农用地108755953.7亩;建设用地795443.8亩;未利用地14911178.3亩。其中呼玛县21393464.9亩,占17.2%;塔河县21088584.3亩,占16.9%;漠河县27648695.4亩,占22.2%;加格达奇区2,035,049.5亩,占1.6%;松岭区25193896.3亩,占20.3%;新林区13047692.5亩,占10.5%;呼中区14055193亩,占11.3%。
  (刘庚正)
  【森林资源】 2003年,大兴安岭地区经营总面积为8351216公顷,其北为国境界江;其东南与黑龙江省嫩江县国营林场管理局施业区为邻;其西南与内蒙古大杨树林业局施业区毗邻;西与内蒙古阿里河林业局、满归林业局施业区毗邻;东与黑龙江省黑河市国营林场管理局施业区毗邻。施业区内设松岭、新林、呼中、塔河、十八站、韩家园、阿木尔、图强、西林吉、加格达奇10个林业局,进行采伐、资源培育和资源保护。2003年,全区森林覆盖率78.21%。林业经营面积8224621公顷,占政区总面积98.48%;林业用地面积7608414公顷,占政区总面积91.11%;占林业经营面积92.51%;有林地面积6515512.4公顷,占林业经营面积79.22%,占林业用地面积85.64%。无林地面积344924.6公顷,占林业经营面积4.19%,占林业用地面积4.53%;疏林地、灌木林地、宜林沼泽地、荒地、苗圃用地等747977公顷,占林业经营面积9.09%,占林业用地9.83%。
  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后,禁伐区面积2430399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31.94%;限伐区面积3282625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43.14%;商品林面积1895390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24.91%。
  活立木总蓄积527421522立方米;有林地蓄积513393657立方米,占活立木总蓄积97.34%;疏林地蓄积1824083立方米,占活立木总蓄积0.35%;散生木蓄积12203782立方米,占活立木总蓄积2.31%。禁伐区蓄积178237249立方米,占活立木总蓄积33.79%;限伐区蓄积219173651立方米,占活立木总蓄积41.56%;商品林蓄积130010622立方米,占活立木总蓄积24.65%。活立木生长量9784481立方米。
  有林地中幼龄林面积1663616.1公顷,占有林地面积25.53%;蓄积63627074立方米,占有林地蓄积12.39%。中龄林面积2912113.1公顷,占有林地面积44.70%;蓄积254311928立方米,占有林地蓄积49.54%。近熟林面积787890公顷,占有林地面积12.09%;蓄积77194962立方米,占有林地蓄积15.04%。成熟林面积959640.2公顷,占有林地面积14.73%;蓄积97952281立方米,占有林地蓄积19.08%。过熟林面积192252.6公顷,占有林地面积2.95%;蓄积20307412立方米,占有林地蓄积3.96%。
  商品林平均每公顷蓄积77.26立方米,其中成过熟林平均每公顷蓄积102.74立方米。有林地中落叶松面积3978351.7公顷,占有林地面积61.07%;蓄积340817584立方米,占有林地蓄积66.38%。白桦面积2020880.4公顷,占有林地面积31.01%;蓄积137420150立方米,占有林地蓄积26.77%。其它树种面积516280.3公顷,占有林地面积7.92%;蓄积35155923立方米,占有林地蓄积6.85%。人工林面积280874.6公顷,蓄积755299立方米。
  (刘庚正)
  【气候概况】 大兴安岭地区综合自然区划为中国东北地区大兴安岭东北部大地,大兴安岭北部亚区,为国家一级自然生态保护区。大兴安岭地区气候独特,属大陆寒温带季风性针叶林气候。气候湿润,夏冬多雨。温差较大,夏日昼长夜短,以夏至期间为主,偶有北极光出现。冬季夜长昼短,时有奇寒。太阳年辐射总量4500百万耳,年日照2600小时,年有效积温2100摄氏度。年平均气温漠河县和呼中区北部零下4摄氏度,其它地区零下2摄氏度。年无霜期平均92.3日,极端最低气温52.3摄氏度,出现在1969年2月13日;极端最高气温36.8摄氏度,出现于1980年6月28日。年均降雨量460毫米,集中第三季的7至9月间。冬季受蒙古冷高压控制,多来自高纬度的西北风,寒冷干燥,降水量占年降水量10%。夏季受太平洋高压控制,多有东南季风经过,湿润温凉。
  2003年气温春季偏高,降水时空分布极为不均,冬春降水偏少,夏秋降水量偏多,日照不足,热量低,大风日数少,初霜正常,终霜晚。春季高温干旱的气候条件对森林防火和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年度极端最高气温全区均出现在6月份为33.9~31.0℃。年度极端最低气温呼中、漠河为-44.4℃~-43.9℃;塔河、新林为-41.7℃~-38.5℃;加格达奇、呼玛为-34.0℃~-36.7℃。全区各地日照时数均比历年少,加格达奇2194.0小时,比历年少295.8小时;呼玛2437.3小时,比历年少143.0小时;塔河2243.9小时,比历年少171.0小时;新林2123.1小时,比历年少263.4小时;漠河2162.3小时,比历年少277.7小时;呼中2149.4小时,比历年少202.6小时。年度的积温加格达奇、呼玛为1836.5℃~2075.O℃;新林、塔河为1373.7℃~1460.6℃;呼中、漠河为1210.1℃~1220.6℃。年度大风日数明显减少,加格达奇3天,呼玛5天,新林6天,塔河1天,呼中3天,漠河6天。
  冬季气候状况气温南部高、北部低、降水偏少。冬季平均气温全区均比历年值高,呼中、漠河-24.6℃~-25.7℃,比历年低0.7℃~0.5℃;塔河为-22.9℃,比历年低1.6℃;新林、呼玛、加格达奇分别为-21.6℃、-20.6℃、-18.4℃,比历年高0.2℃~1.9℃。最低气温≤-30℃日数加格达奇21天,呼玛28天,新林50天,塔河79天,呼中91天,漠河98天。
  春季气候状况气温偏高,降水全区各地均少于往年。春季平均气温加格达奇、呼玛均为3.5℃~3.6℃,比历年高2.1℃~3.1℃;新林、塔河为1.0℃~0.9℃,比历年高1.8℃~1.2℃;呼中、漠河为-0.2℃~0.4℃,比历年高1.2℃~1.3℃。月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的初日加格达奇为3月22日,呼玛为3月21日,塔河为4月9日,呼中为4月10日,漠河为4月19日,新林为4月9日。
  夏季气候状况气温偏低,降水明显偏多,降水分布不均匀。夏季平均气温加格达奇、呼玛为17.3℃~18.4℃,接近历年均值;新林、塔河为15.4℃~15.8℃,比历年低0.5℃~0.9℃;漠河、呼中为14.9℃~14.5℃,比历年低1.1℃~0.9℃。夏季全区降水量均明显多于往年,使局部地区出现汛清。加格达奇、呼玛为429.2毫米~396.7毫米,比历年多60.4毫米~99.8毫米;新林、塔河为451.0毫米~445.4毫米,比历年多101.0毫米~147.6毫米:呼中、漠河为562.8毫米~411.4毫米,比历年多246.5毫米~137.8毫米。
  秋季气候状况气温正常,降水偏多,初霜正常。秋季平均气温加格达奇、新林、呼玛分别为5.7℃、6.2℃、3.7℃,比历年高0.7℃~1.0℃;塔河为3.4℃,接近常年;呼中、漠河为3.0℃~2.6℃,比历年高0.4℃~0.2℃。
  (刘庚正)
  【水资源概况】 全区水系为外流流域,流入太平洋海域的黑龙江流域区,属地表流经带的湿润带与多水带。地表水资源总量为149.51亿立方米/年,地下水天然资源总量为30.05亿立方米/年,扣除河川径流量重复26.17亿立方米/年,折合总水资源量为153.39亿立方米/年。
  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有28条,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有115条,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有208条。河流总长4410公里,水面面积142平方公里。境内较大河流有:呼玛河、额木尔河、盘古河、西尔根气河、多布库尔河、甘河、那都里河等,国际河流有黑龙江,省内地区间界河有嫩江。
  全区河川年径流总量149.1亿立方米(不包括黑龙江入境水),地下水储量30.05亿立方米,全地区人均年占有水量31308立方米,是全国人均占有水量的12倍,是世界人均水量的3倍。
  可利用水资源总量为108.82亿立方米/年。其中,地表水资源为105.12亿立方米/年,地下水可利用资源为3.70亿立方米/年。
  全区水能理论储藏量78.04万千瓦,可开发建设水电站39处,电站装机容量89.6万千瓦,可年发电25.3亿度以上。其中装机在1万千瓦以上电站站址有15处,电站装机容量86万千瓦,可年发电24.2亿度以上。
  (刘庚正)
  【矿产资源】 全区已发现矿产42种,有矿产地571处,其中矿床97处,矿点474处。探明储量的矿产有14种,开发利用的矿种15种。贵重金属矿。黄金已探明储量175吨,矿床66处,现保有储量在10吨左右,砂金储量占全省60.26%左右。黑色金属矿产仅有铁钛。已发现矿产地22处,铁矿储量1819.6万吨,钛矿储量1118.5万吨。有色金属矿,主要有铜、铅、锌、钼等,现已发现矿产地61处,其中小型3处、矿点1处、矿化点52处。非金属矿产,主要菱镁矿、大理岩、陶粒原料、膨润土、石榴子石、砖瓦粘土、建筑用沙、麦饭石等。
  (刘庚正)
  【野生植物资源】 大兴安岭地区自然植被类型为泛北极植物区系欧亚森林植物亚区寒温带针叶、落叶林区域。有木本植物100种,其中乔木28种。全区已普查出维管束野生植物92科,371属,900多种。野生经济植物占60%。其中药用植物有黄芪、沙参、百合、断肠草、元胡、龙胆、紫苑、杜香、杜鹃等85科,192属,342余种;纤维植物有大叶樟、小叶樟、野古草、羊胡子、苔草和柳兰等27种;单宁植物有金老梅、蒿柳、酸模、老鹤草、萎陵菜、地榆、鼠掌草等49种;芳香油植物有狭叶杜鹃、裂叶荆芥、百里香、兴安桧、玲兰等29种;油料植物有榛子、胡枝子、接骨木、苍耳、分叉蓼、野豌豆等28种;食用植物有越桔、稠李、东方草莓、都柿、蕨菜、徽菜、黄花菜、草蘑、油蘑、猴头、木耳、桔梗等42种;农药植物有粗茎鳞毛蕨、兴安藜芦、白屈菜、狼毒大戟、白头翁、莲子菜等8种。
  (刘庚正)
  【野生动物资源】 大兴安岭地区野生动物系属古北界、东北亚界、大兴安岭亚区。全区已普查出鸟类16目,40科,250种,其中雀形目119种,占47.6%,非雀形目131种,占52.4%;夏候鸟有赤麻鸭、绿头鸭、极北柳莺等148种;冬候鸟有朱顶雀、灰喜鹊等11种;留鸟有黑嘴松鸡、花尾榛鸡、乌林鴞等46种;旅鸟有大天鹅、花脸鸭等45种。
  全区已普查出兽类6目,16科,56种,主要有紫貂、貂熊、棕熊、猞猁、原麝、马鹿、驼鹿、狍、野猪、狼、狐、貉、雪兔、黄鼬、水獭、松鼠、飞鼠、花鼠等。其中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有紫貂、貂熊、原麝等,二类保护动物有棕熊、猞猁、马鹿、驼鹿、雪兔等。
  全区已普查出鱼类17科,84种,主要有大麻哈鱼、细鳞鱼、哲罗鱼、鳇鱼、鲟鱼、乌苏里白鲑、黑龙江茴鱼、狗鱼、青鱼、雅罗鱼、草鱼、赤眼鳟、鲶鱼、凌源犸、江鳕、青纩、泥鳅、鳜鱼、黑龙江巽鱼、鳙鱼、黑龙江鲤、鲢鱼、银鲫、棒花鱼、华雩、湖瘛、银固、长春鳊、蒙古红珐、彩石鲋等。
  全区已普查出两栖动物有中华蟾蜍、无斑雨蛙、黑龙江林蛙等2目,4科,7种;有龙江草晰、丽斑麻晰、白条锦蛇、红点锦蛇和蝮蛇等2目,3科,7种。
  (刘庚正)
  【旅游资源】 全区共有旅游资源86处,主要自然景观有“5·6”特大森林火灾现场、“5·6”特大森林火灾纪念馆、中华北陲第一峰——大白山、马鞍火山熔岩、洛古河、黑龙江源头、黑龙江上游水域风光、甘河和塔林西水库坝址。
  生物景观有呼中自然保护区、呼玛河自然保护区、古里百万亩人工林、漠河县西林吉镇松苑公园、新林镇樟子松母树林、野生罂粟园。
  主要人文景观有北极光、白夜、古城岛中俄“雅克萨战争”遗址、呼玛尔抗俄古城遗址、十八站古人类文化遗存、漠河老沟古人类文化遗存、大子扬山古人类文化遗存、北极村、乌苏里北极点、北陲哨兵纪念碑、加格达奇铁道兵纪念碑、小扬气抗联纪念碑、十八站民族村、白银纳民族村、猩猩山水帘洞、加格达奇北山公园、加格达奇东湖公园、加格达奇儿童公园、加格达奇路园、塔河镇滴翠园、林田山庄、古里山庄、兴安湖度假村、漠河胭脂沟等。毗邻区鲜卑人祖居石室——嘎仙洞(距首府加格达奇37公里)。
  (刘庚正)